展思维之美,显活动魅力 ——记晋江第二实小梅岭校区数学组“同伴合作课”研讨活动
2023/5/8 18:14:14 阅读:101 发布者: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营造教师之间积极进取、互相学习的浓厚氛围,2023年4月24日,晋江二小梅岭校区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同伴合作课”研讨活动。本次同伴合作课由陈雅秋老师执教《小兔请客》,柯雁晴老师展示微课。
针对此次同伴合作课,梅岭校区数学教研组制订了详细的磨课计划。在教研时间进行针对性地集体备课、研课、磨课,以课堂为契机,改进教法,创新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兔请客》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是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以及算法的探究学习。陈雅秋老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贯穿整堂课,生动、有趣、层次分明,学生的思维被大大地调动起来,所有的学生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发现数学信息和提出对应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实践出真知”,只有学生通过自身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才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陈老师在让学生探究20+30计算方法时,创造了学习单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小组交流。陈老师放手让学生上台分享,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分享时方法多样,有数数法、摆小棒、拨计数器、画数线图、画图形、掰手指、跳格子等。此探究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能力,还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陈老师注重倡导算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不同学生理解数学的表现,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对新知识理解得更透彻,记忆更深刻。此次课堂练习陈老师采用“摘果子”主题式作业设计,趣味性强,作业层次分明。不仅提升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知能力,在“摘果子”生活情境中更有助于增强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数感。
评课环节,在教研组长余智英老师的带领下,各位数学教师对本节课给予了真诚、细致、详实的点评,他们对陈老师课中不急不躁的教育智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就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摘果子主题作业等,梳理出课堂活动中存在的优点和问题,大家共同交流,共同探讨:课堂练习环节,陈老师延续了小兔请客的童话情境,设计了“摘果子”的主题课堂作业,丰富了练习的形式,增强了学习的乐趣;在合理运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陈老师既设计基础性口算练习,又设计发展性探究练习。不仅让学生学以致用,促使学生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同时又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挑战自我的勇气和信心。
水本无华,相撞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心灵的碰撞,灵感的生发,即是教研的意义所在。梅岭校区数学组在教研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研”途漫漫,相信我们会看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到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
转自:“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