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动态】创意增趣味,教研助成长 ——晋江第二实小信息技术教研组开展“同伴合作课”研讨活动
2023/5/8 18:13:26 阅读:149 发布者:
伴着春日美景,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信息科技教研组以《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于3月23日开展同伴合作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詹学青老师执教《创意笔筒增趣味》,陈秋湟老师进行了片段教学展示,信息科技全体老师共同参与听课、评课、议课。
01
以趣引学,赋予创意魅力
上午第一节课詹学青老师从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多功能组合笔筒
引入课堂,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了让课堂学习更生动,詹老师先进行分组,创设了三个学习任务,通过正向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挑战任务一中,詹老师通过示范,带领学生复习草图绘制、拉伸、布尔运算等旧知,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在挑战任务二中,詹老师通过提问如何绘制凹槽,并演示链状圆角的操作,学生直观地学会操作技能,掌握操作技巧。最后,学生自主探究笔筒的绘制方法,并通过学生的演示,引导学生再次完善作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操作与理解。作品创新环节,詹老师通过微课辅助,鼓励学生创作出特殊造型的作品。作品展示环节,学生在自评、互评中提高了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整节课环节紧凑,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获得更高的成就感,从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02
任务驱动,体验建模乐趣
陈秋湟老师片段教学时,采用分享身边的笔筒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创作笔筒的兴趣,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把制作笔筒的过程分为四大步骤,简化为四个小任务。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体验建模乐趣。
根据任务的难度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第一个任务“绘制底座和凸台”较简单,学生选择独立完成;第二个任务“绘制笔筒”经过优秀学生上台演示后都能完成任务;第三个任务“创新设计笔筒”花样技巧较多,学生通过自学微课能完成任务并有一定的创新;第四个任务“组合笔筒”是大多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的共性问题,因此这个环节由教师示范操作,学生再动手完成任务。这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03
以研促教,探究教学之路
课后,信息科技组的老师们对本次同伴合作课进行了交流总结,结合课堂的亮点和不足,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研讨中,老师们对詹老师的课堂和陈老师的片段教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两位老师针对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教学设计和突破,勾连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复习旧知,通过小组合作和微课自学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协作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时光恰好,从初春出发,开启新精彩。集体的智慧是伟大的,无穷的,一次活动,一次成长。研讨的路上,信息科技组的老师们将坚定探索的步伐,并肩前行。
转自:“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