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成果
提炼与结题
**最美好的你**
4月14日上午,学员们仍齐聚温大聆听张教授的《课题研究成果提炼与结题》,张教授从课题研究的“选题-开题-研题-结题”四阶段向我们展开深入浅出的讲解。
(一)课题题目的选定
在讲座伊始,张教授针对学员对几个课题题目的提出,机智引导学员展开讨论:如果你是评委,哪些题目是可以获奖的,哪些不行?并激发学员的思维火花,我们应该怎样修改题目?即可以直接立项?
学员们展开激烈的讨论,直接充当起了评委,并现场指点题目修改。
在张教授的指点下,学员的课题题目就有了质的飞跃。
(二)课题结题自我诊断与资料整理
第二个环节,张教授又与我们分享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即撰写研究方案,然后做结题报告,接着写阶段小结,最后完成结题报告。张教授说做研究就是学会系统思考的方式,并总结课题研究方案要素:
1. 研究背景:厘清研究问题生成线
2. 研究设计:厘清问题解决要素线
3. 研究安排:厘清问题解决历程线
4. 前期准备工作:课题可操作性
5. 研究内容与成果成效:课题的借鉴性
张教授指出,在课题研究的落地中,课题研究活动是重要的载体。在推进课题研究和过程性材料的收集时,如何进行活动策划方面缺少整体设计,有时会脱离原来的课题研究方案,最后在结题报告时发现研究活动不成体系,不够成效。
(三)研题阶段活动策划与管理创新
第三个环节,张教授分享研题阶段活动策划的妙招,进行常态化研究科展示:是否围绕课题研究的预设展开。研题阶段首先确定研究问题,接着确立研究目标,然后设计教学过程,最后撰写案例。有了张教授清晰的阶段历程分享,学员们明了了课题研题阶段的活动策划。
(四)课题成果答辩会
最后一个环节,张教授例举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存在着一个普遍性问题,就是难以梳理有效材料并建构合适的表述框架。张教授指出,科研是一种思维,我们应具有四种意识:问题意识,证据意识,历程意识以及读者意识。
教育教学论文
与课例研究
**最美好的你**
下午,朱跃跃老师给学员们带来《教育教学论文与课例研究》。课堂伊始,朱老师以独具匠心的教师小调研开启话题讨论:什么科研成果属论文范畴?写论文最困难的问题是什么?优秀论文的标准是什么?朱老师抛出的三个问题激起了学员们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各抒己见。
(一)论文如何选题
在学员们的分享之后,朱老师随即对教育教学论文做了精准概念的阐述,并指出论文选题原则要真实典型,要有新意,有创意,最关键是切入点要小,教师可以用“逐步限制法”与“突出载体法”将题目改小,让人一目了然。
(二)如何拟好论文小标题
第二个环节,朱老师又与我们讲述了论文小标题的撰写技巧,即抓住关键词,注意逻辑性。朱老师强调论文小标题一般分为并列式和递进式。朱老师巧借几个论文标题例子,分享了现场进行大小标题的示范修改。
(三)论文的类型
第三个环节,朱老师讲述了论文的类型,并详细阐述各种研究项目跟论文的转化妙招,比如课题转换型,学术论文,经验总结式论文,问题呈现式论文,以及案例陈述式论文等一系列例子的示范讲解。当我们以为类型就这些的时候,朱老师又分享了教育管理案例,教育叙事转化论文的例子以及课例分析式论文的类型。朱老师清晰的论文选题技巧和形式多样的论文类型讲解分享,让学员对科研论文的撰写与转换更加明了。
(四)如何写好论文的摘要与关键词?
最后一个环节,朱老师指出,我们在写论文之前,可以事前做好调查,发现问题,然后提出问题,再进行分析问题,最后方可解决问题。这就可以梳理出自己的观点(问题),列出论据,最后才能得出真实有效的结论。
最后朱老师对我们学员提出殷切建议:论文研究点不宜过多,切入点要小,可以对一节课的某个片段进行分解,细化,研究。撰写论文,首先要清楚核心问题,你最想解决的问题。我们做科研人,要有科研精神,应当多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做一个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观察分析的教育者!
学员感悟
在听张教授讲述的过程中,我在脑海中就不断进行思维逻辑的建构,建立课题研究方案设计的框架图。只有一步步做下来,重研究过程,才能确保真研究。
对比张教授说的真研究过程,自己之前做过的一个小课题真可以说是少胳髆少腿,不成样,所以最终只能是草草结题。教师课题大多数来源于日常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或困惑,那么就需要我们日常教学有真反思,真思考,而且是带着科研精神和思维去反思,才会有“课题选题”的产生。如张教授反复强调的“想清楚再做,做扎实再说,说清楚再写”。只有真实的研究才有可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感,才会是甜蜜的负担。
——林莉莉 温州市龙湾区上江小学
今天上午张老师的课题选题培训,让困扰我许久的课题拟题这个难题,迎刃而解。确实,一个课题能不能再众多题目中脱颖而出,就看你的题目能不能吸引评委的眼球。就像张老师说的,首先题目要有真实性,典型性,最关键是创新性。我们做科研的教师理念必须走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前沿,对他人起着借鉴作用。只有这样的课题自然也能赢得评委的青睐,接下来是课题的框架,格式需规范,研究安排合理,研究成果成效突出,这才是一篇值得推广的具有价值意义的范式课题。得奖等级就看你的专业理论支撑了。只要做到突出主题,言之有理,语言简洁,表述规范,有整体感设计,有针对性分析,有独特的视角以及深刻的教育理解,最终能让读者明白你的研究成果亮点,那就是一等一的典型课题代表作品。
我们做教育研究,最关键的点在于真实!所有的研究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自我,提升教学技能!这也是我们作为一位教育者应有的专业素养,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专业的理论,创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将永远落后于教育自身的发展。作为对教育的执念及教育的初心,我坚信自己可以突破目前的教学瓶颈,争取突破自我,做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观察分析的教育者,沉入式做教学研究,深度钻研科研力量,期待自己蜕变成新科研人。
——王娟娟 永嘉县岩头镇中心小学
寻教育初心,觅教育本真。本次朱老师的培训,让我内心激起层层涟漪。细细思考,平时教学,除了是任务,更多的是教科室岗位的焦虑,自我成长的迷茫。经过今天朱老师的一番点拨,我真的需要多学习,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找寻更好的自己。我寻得自己的教育初心,也领悟到教育本真。
——许洁 温州市龙湾区第十五幼儿园
转自:“科研力量”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