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三个课堂”西安实践③ll“提升核心素养践行三个课堂”全系列主题活动(第一期)“落实新课标 做优第一课堂”创新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2023/5/8 11:03:51  阅读:135 发布者:

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 培训负担的意见》相关要求,深入践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助推“课堂革命 陕西行动”、陕西“三个课堂”西安实践,做优“第一课堂”,落实西安教育八个新突破要求,推进全市义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为期一周的“提升核心素养 践行三个课堂”全系列主题活动(第一期)之初中学段“落实新课标 做优第一课堂”创新教学课例观摩研讨活动。

 46日,物理、数学、英语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物理专场

202346日,由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提升核心素养 践行三个课堂”全系列主题活动(第一期)“落实新课标 做优第一课堂”创新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物理专场)在西安辅轮中学圆满举行。来自西安市21个区县的物理教研员和各初中学校物理骨干教师、市级初中物理教研员工作室成员、初中物理名师+研修共同体成员参加本次活动,并特别邀请咸阳市、商洛市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参加本次活动,活动参加人数达400余人。本场物理学科观摩研讨活动由西安市教科院物理教研员张淼老师主持。

物理学科研讨活动以精彩的观摩课拉开帷幕。第一节观摩课是由西安辅轮中学蔺晓菲老师执教的《升华和凝华》,蔺老师以创新实验建构物理概念展开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关注学生主体,课堂中学生成为了知识的发现者。在寻找生活现象和解释生活现象环节,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分析生活现象,感受生活中的物理。源自于生活现象的创新实验,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场所,在学习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并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

第二节观摩课是由西安高级中学11中分校(西安市第十一中学)孙娟老师执教的《压强和浮力》单元起始课。孙老师以"上天入海,大国重器"为主题,精选能代表中国最新科技成就的"奋斗者"号,"天问一号"和"福建号"为大情境,设计活动,精选问题串,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构建单元框架,促进物理观念的形成,强化学习动力,启发职业理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建设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堂教学构思和具有启发性的课堂评价为参会老师们带来了一节“新颖”的物理课。

两节精彩的观摩课为现场参加活动的老师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方式的创新,更是思想的创新和引领。

观摩课后,陕西省碑林教师进修学校物理教研员樊红艳老师跟大家分享了她的观课体会。她认为蔺晓菲老师的《升华和凝华》一课充分诠释了新课程理念。从创设各种真实情境、魔术引课情境、游戏情境,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教学方式多样化,再到技术赋能高效课堂,方方面面体现了核心素养引领的突出特点。同时樊老师从如何处理好预设性与生成性,思维量与活动量,开放性与控制性的关系等方面也提出了她的思考。并希望教师们能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育教学模式。

西安市未央区教师进修学校物理教研员王利锋老师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托,介绍了单元起始课的五大要素,对孙娟老师的观摩课进行了深入点评。从教学目标、内容和实施的一致性,师生"互动生成"的有效性方面进行了肯定。鼓励老师们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模式,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西安市教科院物理教研员张淼老师以《践行新课标 发展核心素养 做优第一课堂》为题,进行了观摩课教学分析微报告。张老师从《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及陕西三个课堂、西安教育八个新突破中对教育教学的理念要求为牵引,从“一看、二观、三感”对教学目标、过程实施、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并对平时的物理教学中新课导入、问题设置、探究活动的开展以及学校教研提出了实际建议。

数学专场

46日下午,数学学科“落实新课标 做优第一课堂”创新教学课例观摩和研讨活动在创新港中学报告厅举行。西安市教研员、名师+研修共同体成员,各区县初中学科教研员,各初中学校骨干教师等五百余人参会。

教学课例观摩

创新港中学段雪蕾老师带来课例展示:《光学与数学》。段老师从探寻自行车尾灯出发,让学生设计一个反光装置使后方汽车的光能返回引起司机的注意。学生从小组合作探究并展示设计的装置,到抽象出数学模型,再到说理分析证明,最后到实际应用。段老师以项目式问题驱动学生探究,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为我们展示了一节精彩纷呈的数学课。

益新中学徐国强老师带来课例展示:《音乐与数学》。徐老师从一段用吸管吹奏音乐导入,引导孩子思考如何用吸管吹出美妙的旋律?音调和什么有关?然后以小组探究的形式测试吸管长度和音调频率的关系,教师通过测试记录数据,让学生绘制函数图象,教师利用计算机模拟得出函数解析式,最后得出每个音符频率对应的吸管长度,由小组汇报演出小星星将本节课推向高潮,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与音乐联系以及知识学以致用。

专家点评

西安市创新港中学数学学科中心主任高岭老师点评段老师的课堂,采用观察法、演示法和学生的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加强了直观多媒体的课件演示和学生观察、实验操作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光路中的平行现象,让平行线看得见摸得着。在这个过程中,将生活问题数学化,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提升了核心素养

徐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以吸管奏乐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通过绘制图象及计算机拟合,发现函数规律。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其小组合作完成各个音律对应频率的探究,最后进行小组成果吹奏展示。不仅提现了小组合作的魅力,也实现了项目式学习的应用性。

高老师强调我们在教学时不仅要关注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背后的规律,用数学的视角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大胆尝试打破学科壁垒,体会多学科融合,进而打造魅力数学课堂。

专家报告

西安市教科院贾文老师开展主题为《体悟数学,感受课标》的讲座。围绕着新课标变化、教学变革、核心素养等方面进行展开。贾老师指出,践行新课标理念,首先要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其次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思考,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以及数学学习的意义。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贾老师强调了数学思维的重要性,数学给予学生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这种能力包括逻辑思维、精确计算和实践应用等。贾老师对新课标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两位老师的教学实例,为初中数学教师研究新课标、开展教学变革实验和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使在场教师收获颇丰,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

本次“提升核心素养,践行三个课堂”主题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新课标教学方法的平台,促进了区域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研无止境,孜孜攀高峰” ,相信在此次教研活动中,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收获与感悟,能更好地将新课标理念融入数学教学中。

英语专场

46日下午,英语专场在高新一中初中校区成功举行。来自西安市、咸阳市和渭南市等区县的教研员及骨干教师代表6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出席活动的专家有西安市教科院英语教研员王兰英老师、陕西省教科院英语教研员庄力老师、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初中校区教研室主任常沁松老师,高新一中初中校区常务副校长姬文亮也全程参加了此次活动。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英语教研员王兰英老师主持会议。王老师指出,此次活动目的是深入践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助推“课堂革命 陕西行动”, 陕西“三个课堂”西安实践,做优“第一课堂”,落实西安教育“八个新突破”要求,在课堂教学创新上有突破,向课堂要质量,向教科研要质量,推进全市义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活动三部分组成: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两节优秀课例、反思性说课和专家点评。

第一节课由陕西省外教社杯英语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校区孙平艳老师执教,授课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 10  Section B Reading。孙老师整节课在大单元教学的理念下进行,带领学生探讨食物背后的文化意义。开篇以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Happy Birthday”导课,激起学生阅读兴趣。读前活动通过读题目和识

预测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看”的能力。读中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略读和寻读的能力,更通过自主提问,分析文本等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学科思维品质,践行深度阅读的理念。读后活动加入了多源文本的拓展阅读,最后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输出,帮助学生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孙老师将古诗词巧妙融入英语课堂,体现跨学科教学这一新课标理念,也体现了当代英语老师“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担当。整节课立足学科素养,树立学科育人理念,致力于学生文化自信、思维能力等英语学科素养的提升,让人受益良多。

第二节课由全国中小学青教赛中学英语组一等奖获得者、陕西省教学能手、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陈阳老师执教。授课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7  Section A Reading。陈老师按照主题观念将Unit 7 分为了七节课,本节课是第三节课。陈老师从数字“8848.43”出发,通过让学生猜测意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通过认真观察文章插图,猜测登顶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通过中国地图,使学生直观了解珠穆朗玛峰所在位置。读中活动不仅通过匹配段落大意培养学生略读的能力,通过搜寻具体信息培养学生寻读的能力,并且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获取字里行间及文字背后的信息,即“read the linesread between the lines and read beyond the lines”,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读后活动以电视节目的形式进行输出,生动有趣。不仅再现了文章中人物的心路历程,并且鼓励学生追寻梦想,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敢于挑战,勇攀高峰的精神。结尾处,展示了中国登山队测出的新高度8848.86,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整节课完美地践行了英语学科素养和英语活动观,润物细无声地进行学科育人。

在两位授课教师进行反思说课之后,两位评课专家,陕师大英语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初中校区教研室主任常沁松和陕西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庄力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常老师高度评价孙老师的课,导课直接自然,情景代入。在大单元主题情境下,秉持英语活动观实施教学,逐段分析,活动层层递进,有延展,有梯度,深挖文本,又超越文本,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在阅读活动后设置quiz,对学生的阅读学习及时做出评价,符合新课标提出的“教--评”一体化。最难得的是在英语课堂大量设置开放性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分层布置作业,落实双减政策和五育并举,是一堂接地气的课。

庄老师认为陈老师的课在大观念下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践行了新课标理念。课堂环节是在读懂教材和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设记。课堂注重层次性,问题和活动的设置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中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级。课堂的评价机制值得学习,有教师评价和生生互评。教师评价巧妙地推动课堂环节发展。除了精彩授课,陈老师的全英说课范式也受到了庄老师的高度赞扬。庄老师鼓励英语老师们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尝试并积极实践大单元教学设计,落实核心素养,在英语课堂中体现学科育人价值。

在辩课环节,王兰英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先阅读还是先教授阅读策略”,引发大家的思考,陈老师和孙老师的回答说明了在阅读教学中不能一概而论,具体语篇应该具体分析,不同的顺序或方法都是为了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文章的含义,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王兰英老师进行了总评,她指出,今天的两节创新课例和反思性说课,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实现了英语学科育人目标。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如不同国家如何过生日,其生日形式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尤其是教学中巧妙地将中国古诗词融入其中,达到“育人细无声”的效果。二是对大单元整体教学做出积极的探索。两位老师都在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下,探索整合性、关联系、发展性的单元育人蓝图,并积极落实在课时教学中。三是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两位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文本,辨析文本的结构、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topic sentences key words 归纳和总结语篇的段落大意,通过学生之间的互问互答,深化对文本的理解,通过对标题Qomolangmathe Most Dangerous Mountain in the World?中“?”的设疑,对文本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最后,她在总结中到,两节课具有很好的示范效果。并勉励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认真研读课标,勤于思考,学以致用,努力做好英语教学研究。

最后,邀请高新一中初中校区常务副校长姬文亮为与会专家和授课教师颁发了荣耀证书。

此次活动是西安创新课堂教学的一次有效尝试,两节课的展示活动虽然短暂,但课后的反思与实践需要每一位英语教育同仁从中学习并且投入到未来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转自:“西安教育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