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师法的规定,我国中小学教师实行职称管理制度,结合背景下的工资晋升制度,以及职称与工资挂钩制度,简单的说,职称工资与教龄工资共同构成了中小学教师工资的主体部分。
今天我们介绍一篇冷知识的话题,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正高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之间2023年工资调整的最重要的趋势和区别。
第1个区别,岗位工资。
2023年全面落地教育优先发展,大力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高级化力度,一方面是放宽高级职称评审的条件,第2个方面是提高高级职称的比例,第3个方面是取消中小学教师评审职称在本单位的岗位设置受限问题。
正高级教师岗位工资从一级岗位到4级岗位共4个级别副,高级岗位从5级岗位到7级岗位共三个级别。一般来说正高级岗位,工资维持在1000元到8000元之间的范围,副高级维持在1000元到5000元左右的范围,副高级和正高级同是中小学职称高级系列,在教龄10年以上分别可以评审副高级职称和教龄15年以上分别可以评审正高级职称。
第2个区别,教龄津贴。
根据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结构化趋势调整的因素,教龄津贴是教师工资待遇重要的组成部分,正高级和副高级教师工资组成比例的影响和区别,在教龄津贴方面主要体现在15年才能申报,正高级和10年可以申报副高级之间相差5年的教龄津贴,如果按10年教龄,20年教龄,30年教龄,40年教龄,分别对应100元,200元300元400元的教龄津贴标准来看,正高级教龄津贴比副高级教龄津贴要高出400元左右。
第3个区别,薪级工资。
我国中小学薪级工资从一级到63级一共分为63个,级别和种类分别体现较龄因素与经济工资挂钩的调整,同时会挂钩职称的晋升与薪级工资标准参数的变动。经济工资不仅每年会上涨,而且每年调整一个薪级工资标准,相差的工资标准接近50元到100元左右,而职称变化由初级职称到中级职称,或者由中级职称到副高级职称再到正,高级职称岗位工资对应的薪级工资的标准是呈现阶梯式变化的,1~30级和31级到45级46级到63级之间分别对应三个职称的差别。
第4个区别,绩效工资。
中小学教师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是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全面参照公务员最重要的制度性设计绩效,工资制度实施以来,我国中小学基本工资标准普遍上涨了2000元左右,绩效工资可以成为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科学机制,重要的标志我国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按照70%和30%的比例进行划分,70%与职称挂钩,30%与绩效考核挂钩。如果说绩效工资加大30%考核力度的科学性以及提高70%在职称挂钩比例的标准方面,作出应有的努力,我认为教师的绩效工资可以让教师每月增加薪酬3000元到5000元左右的收入。
第5个区别,过节补贴。
目前正高级和副高级的过节费,主要体现在教师节过节费,春节过节费,端午节过节费,中秋节过节费,重阳节过节费,国庆节过节费,教师节过节费,三八妇女节,过节费等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和职业性节日。正高级过节费,可以不受上限的影响,突破2000元上限,在5000元以下范围内而副高级的过节费受到2000元这个标准的上限影响,基本上维持在200元到2000元之间的范围内。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也许学术水平的高低与过节费的标准是有着参照依据的。
第6个区别,农村补贴。
正高级教师和副高级教师,如果同时处于农村地区,工作不仅工资待遇的标准有所不同,而且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补贴和一线教师工作补助和乡村教师工作津贴等方面,都呈现出了正高级职称比副高级职称高出500元左右的补贴标准,主要是物以稀为贵正高级职称的比例只有1%~5%的左右比例,副高级的比例可以达到15%~30%左右的比例,所以正高级和副高级再津贴补贴方面的区别,还表现在农村地区的艰苦边远地区工作补贴也是受到一定的影响。
第7个区别,降温补贴。
按照120天4个月平均降温补贴的标准来,看,正高级职称比副高级职称在降温补贴方面相差2000元左右,以2022年统计部门的数据,为例正高级享受的降温补贴可以达到3500元左右,然而副高级平均的降温补贴统一集中在2500元左右降温补贴,总体上是按照人头来发放,避免与职称挂钩的比例过高的问题,但在部分地区实施降温补贴和取暖补贴的时候,缺乏一种有效的机制和公平化的考核方案,往往把职称的区别作为第一考核要素,但是这种方向依然是在缩小差距更加公平的努力方面加油。
第8个区别,取暖补贴。
阶段补贴通常是按照11月份12月份1月份三个月90天的标准来计算决断,补贴主要是体现出公务员取暖补贴,教师取暖补贴,事业单位取暖补助补贴,企业职工取暖补贴,农民灵活就业人员签订合同之后的取暖补贴。取暖补贴包括退休职工都可以享受,但是取暖补贴的总量没有降温补贴,高原因是三个月和4个月的计算长度不一样,同时,我国总体上对退休人员待遇的坚固和统筹,使得退休人员和在职人员同步享受降温补贴和退休之后的取暖补贴。
第9个区别,课时补贴。
中小学教师工资当中还有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那就是课时费和课时津贴一般来说,正高级每节的课时费可以达到100元左右,副高级的课时费不能突破上限80元左右,课时津贴是按照每周统计每月汇总兑现工资待遇的方式进行,一般来说中小学教师享受的课时津贴是按照两个维度进行考虑和区分,第1个是是否在教练方面达到了10年教龄,20年教龄,30年教龄,40年教龄,教龄越长标准越高,第2个考虑的维度是按照职称挂钩,二级教师,一级教师,副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在课时费标准的方面都体现出了一定的保留和差距性。
第10个区别,生活补贴。
中小学教师享受的生活补贴,主要是在职艰苦边缘地区生活补贴和退休教师生活补贴两种两个阶段。在职工作补贴分为艰苦边远地区,乡村工作不足,尤其是乡村教师和基层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可以享受第2类是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津贴这一类主要指的是农牧民,少数民族地区和中西部农村,偏远地区,补贴的标准一般是从200元到2000元之间的范围。而退休职工包括退休教师在内,的生活补贴的标准是按照退休金基础养老金基数的高低进行动态的调整和参照,所以退休职工的福利在于整体上还是非常不错的。
其实归根结底正高级和副高级在工资待遇方面的区别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两种职称在学术贡献和学术价值,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的贡献和引领作用是不一样的,正高级主要侧重于学术研究和引领性师资,队伍建设副高级主要集中于学校课程教学和班主任管理工作。
所以正高级和副高级的工资待遇,我认为都有各自的优势,但是也有各自的区别,整体上未来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依然还要加大对正高级,尤其是副高级工资待遇的倾斜力度。
转自:“科研课题”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