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课题研究】申报书案例分析┃小学生作业“减负提质”实施策略研究(2)

2023/5/6 18:15:09  阅读:98 发布者:

申请书案例分析

小学生作业“减负提质”实施策略研究

(第二部分)

☛接上一篇(点击查阅)

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作业内容突出精选精练

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总量,把握写作业的时间,严禁以加大作业量的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科学地调控作业量,保证学生“练”的时间,提高“练”的质量,增强“练”的效果和成效。杜绝机械的、单一的、重复性的练习。

2)作业形式强调差异性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分层布置作业,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每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3)作业模式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性

教师在深入研究现行教材的基础上,统筹安排,合理设计,全面推进自主合作探究性作业模式,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不拘泥于一体,尝试着变换角度、变换方式、变换思维地布置作业,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各项潜能,实现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分析:从题目上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实施策略”,上述三个内容看着题目正是研究布置策略,但是研究还没有开展,申报者却已经具体提出了三个实施策略,这是错误的,专家会质疑课题立项之后,研究者会不会重新寻找符合主题的实施策略。也就是说,真正符合主题的策略可能会有更多,而所列的策略仅有三条,或者这三条也未必真的是研究的策略,所以这里写出具体的策略就是错误的,这一点也直接影响了课题的立项。单纯就题目来说,研究的内容之一应该是小学生作业“减负提质”实施策略,其他研究内容有待于申报者继续查找。

各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

1)语文学科优化作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根据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课文,教师要善于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通过听、说、读、写、演、练等多种形式的作业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的情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数学学科优化作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在数学学科中,从基础的教学手段入手,改革传统的“题海战术”,通过实践性、探究性、操作性、反思总结性等多样的作业类型,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发现,主动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3)英语学科优化作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在英语学科中,可根据所学内容适当布置一些实践类、创新类、收集类作业。根据不同年级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阅读材料,搜集合适说话和写话题材,促使学生在具体的、有意义的情景中体会和领悟所学内容,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

分析:从上述各学科的主要内容中可以看出,作者拟从三个学科对本课题进行研究,小题目应该写为“小学语文学科作业‘减负提质’的实施策略”。……各段内容应该写用什么研究措施来对这个学科作业“减负提质”的策略进行研究,而非在申请书中就直接写出该学科的研究应该如何设计作业。

6.创新点

通过专题研讨,形成一套作业设计和有效使用的系统策略和方法。专题中有分学科作业构成与设计原则、使用策略的研讨,有综合学科作业的构成、时间安排、使用方法等的研讨,所有研讨成果和教学行为有机结合,形成我校独特的作业布置的策略和方法。

分析:创新点的表述中仅仅描述了课题的做法,并未体现创新之处。

7.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研读有关专著,学习有关先进教学思想和模式的资料及论文,与新课程理念融合,借助理论和经验,形成合力,指导课题实验研究,提高教学效果。

2)调查研究法:包括问卷法、座谈法,有目的地搜集能反映学生作业实际状况的资料加以研究。

3)比较法:通过在平行班中实验班级和非实验班级的对比研究,以及试验班级在前后不同时期的对比研究,达到促使作业设计多样化基础上的最优化选择。

4)行动研究法:用先进教育思想指导实践,并围绕课题问题,在课题组内组织公开教学,集体备课、评课和理论主讲活动等等。根据研究目标,对研究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变量做出分析和控制。对本学科的学生做跟踪研究,并写出个案研究报告。

5)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按研究内容写出总结。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边实践,边思考提炼,及时总结、及时推广。研究过程中对研究成果进行处理和组织,撰写一定数量的论文等。

分析:研究的方法中,除了比较法与本课题取得了联系,其他四种研究方法并未与本课题相联系,多数是对研究方法本身的含义进行了解释。并且,从比较法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这并不是比较法,而是实验法。

8.实验课题研究过程和步骤

本课题研究思路是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通过学习、思考、调查、研究等环节,积极探索新型的学生作业布置的内容、方法、途径及操作方式,利用作业促使学生形成知识概念,掌握知识、方法与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促进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

本课题拟用两年半完成,即完成时间为20143月—201610月,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43月—20148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分工。

2)制订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确定最终研究方案;课题组成员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

3)做好课题的申报工作,争取立项。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49月—201512月)

1)设计编制调查问卷,进行点面结合的调查摸底。共设计三种调查问卷,分别是教师、家长、学生调查问卷。学生的问卷,从学生的作业量、学生对作业的体验及态度上设计。家长问卷侧重于课业负担、孩子对作业的喜爱程度上设计。教师问卷侧重于教师设计作业的形式、内容,孩子做作业的兴趣、效率上设计。

2)回收调查问卷,进行科学统计分析,研究当前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提出优化作业设计的原则,探讨出优化作业的策略。

4)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调整课题研究思路,并做好课题的中期检测工作。

5)验证研究成果,分析现行作业方案存在的不足和修改的方向。

6)每学期进行一次作业设计评比,进行一次优秀作业展。

7)进行阶段性课题成果汇报交流,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研究阶段性成果。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161月—201610月)

1)召开课题组会议:对开题以来搜集的各项作业资料、撰写的材料汇报交流,提出优化作业设计的原则,探讨出优化作业的策略。

2)课题组成员进行讨论和分析,进行反思,修改完善,形成富有特色的作业模式。

3)实验总结,形成最终的校本作业框架体系,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分析:研究步骤字数过多,准备阶段多数体现了将课题当成一项工作来管理的色彩,这一阶段并不需要写,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召开课题组会议、进行优秀作业展、阶段性小结”等都不是研究,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召开课题组会议”不需要写。总结阶段出现了两个研究内容“形成富有特色的作业模式”“形成校本作业框架体系”,这些在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里是没有出现的,立项评审专家审读于此会觉得申报者思路不够清晰。

9.课题负责人的主要学术经历;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人员结构

课题负责人×××2006年参与中央教科所“十五”重点课题“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2010年主持研究的2010 2012年度B州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20129月顺利结题。20115月荣获自治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20119月荣获B州直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课题组成员选员科学、结构合理:考虑不同业务层次、学历层次、年龄层次等因素,采取个人申请与考查推荐相结合的原则,选定业务能力强、学历层次高、不同学科兼顾、老中青结合的教师作为主要研究成员,保证了课题组选员的科学性和结构的合理性。同时鼓励所有教师都参与到教研实践之中。

分析:课题组负责人的学术经历能够围绕相关教育课题研究经历来写,较为妥当。

10.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资料准备:加强学科间的合作与整合。各学科老师分工协作,从本学科出发,设计适合不同学科、不同学生的作业内容,数学教师侧重于作业资料的建设,引导学生建立并有效使用错题集。

科研手段: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课题研究。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查阅资料,使信息技术整合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

政策和经费保障:学校领导对本课题研究非常重视,并亲自指导,将从经费方面和激励机制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将教师的参与、研讨、总结等作为教师考核因素之一。

此次申报自治区级课题研究工作得到了市教研室和学校的大力支持。通过课题研究,我校的教学得到了新的理念支撑。我校将以课题为突破口,扎实开展研究工作,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乘风破浪,扬起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风帆。

分析: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分为资料准备、政策和经费保障几个方面来写,较为妥当,但最后一句富有文艺气息的话,“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乘风破浪,扬起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风帆”在申请书中出现是不恰当的。

整体评价:这个申请书填写的内容与小标题不对应,比如将问题的提出写入了关键词的界定中,将研究的意义写成了研究的目标,创新点并未体现创新等。最大的问题是将将要提出来的具体策略写到了研究内容中,这直接造成了该课题申请无法立项。

转自:“科研课题”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