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集备展风采 同研共学促成长
——六村乡五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
春意盎然,万物复苏,
采撷一束时光,不负教研芳华。
为深入理解和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理念内涵,发挥单元集备作用,优化备课模式,夯实教学基础,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育质量。
2023年3月23日六村乡五年级数学组老师相约六村一小雅美楼二楼,集备活动如期举行,中心校教研员张军伟老师,中心校学区校长温瑞军老师和中心校刘开方老师参加,指导点评集备活动。
本次单元集备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内容包含: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本次活动分五部分进行:安排部署;主备展示;单元教学目标、教学要点及重难点解析;单元作业设计;研讨交流。
安排部署
本次集备活动紧紧围绕“双减”背景下、“新课标”理念下,如何转变教学方式,打造思维高效课堂,以积极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有效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科学合理设计作业为主要任务。
主备展示
本次单元集备展示三节课例:《分数的意义》、《通分》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备课展示,以说课或微型课形式展示,时间把握在5-10分钟。
六村一小常路娜老师展示的是《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本节课对于单元“1”的理解是一个难点。教学中不断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体会领悟单元“1”,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以学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六村三小赵闪闪老师展示的是《通分》这一课时,通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具体应用,又是今后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因此在分数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赵老师由游戏导入,由浅入深的一步步讲解通分的方法……
六村五小的王志会老师展示的《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这一课时,本节课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课堂容量不仅大而且很清楚,环环相扣,从而揭开了分数和小数互化的神秘面纱。
每位主备教师展示之后,大家都进行精彩点评,肯定优点,直言不讳的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为主备教师二备提供了宝贵意见。
单元教学解析
六村一小尚永利校长进行的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要点分析,尚校长从本单元要点分析,单元教学内容,单元教学目标,单元重、难点分析及关键,教材说明,教学建议六方面精心而系统地整理这一单元的知识,提出通过本单元内容的教学,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答分数应用题打好基础。
特别是在谈到教学建议时,尚校长提出要学课标、用课标,新课标更关注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备课就要注重于此,从培养学生“三会”入手,这一单元教学中,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就是要多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分数的意义,用分数的意义来解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就是要让学生结合实际多说一说分数的意义……
六村九小郭卫红老师进行的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分析》,郭老师提出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中比较重要的章节,同时也是学生学起来比较难一点的章节。这一章节中包含的内容比较多,知识点也有一些分散,郭老师对本章的内容做了详细的概括。郭老师还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分享如何有效突破本单元教学重难点,让大家受益匪浅。
单元作业设计
单元作业设计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是教与学相联接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作业,预习、复习、理解、巩固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是学生不断生成自己的学习素养、规范、习惯和方法的路径。
六村六小刘利娜老师的教学作业设计不仅合理安排不同类型作业比例,增强了作业的可选择性,而且紧密联系课堂所学,重视单元知识建构,为学生发挥创造力提供了空间。提出重点题型比如有:把一根3米长的彩带截成同样长的6段,每段是这根彩带的多少,每段长几米。
一个分数是1/4,如果分母加上12,要使分数值不变,分子应该加上几等题型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
六村八小王淑娟老师的教学作业设计立足单元整体,构建单元内部横向联系,整体性强,实现了内化到迁移的过程。提出重点题型A=2×2×5,B=2×3×5,A和B的公因数是几,最大公因数是几,最小公倍数是几这种题型中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方法。
六村希小王艳霞老师的教学作业设计紧紧抓住单元目标立足学情,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数学,用数学。提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题型一定要注意约分。
尚校长抛砖引玉,提出本单元典型易错难题(2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全长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米?),大家针对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这类问题,突破教学瓶颈,展开激烈的讨论,特别是王艳霞、刘利娜老师给大家分享了各自积累多年的宝贵经验,引起大家共鸣,把本次集备活动推向高潮……
研讨交流
尚永利校长结合三节课例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中的单元设计、单元结构、单元目标、单元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同时也根据教学评的一致性阐述了“如何规范地叙写学习目标、如何合理地确定单元评价”,对每一个元素的内容进行了剖析,指出问题。
郭卫红老师从“什么是单元教学设计,如何进行单元教学”两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在“单元教学”理念下课堂的变化,分享了自己在“单元教学”之路上探究的点点滴滴。
王艳霞老师针对三节数学课,从教师的设计理念、教学环节、课堂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点评,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她指出我们在新课标指导下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通过单元承载“任务”,将学习任务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刘利娜老师提出单元备课,就是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围绕单元的教学主题,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归纳形成一条教学主线,让教学内容体现出有序、整合最优的特点。
王淑娟老师提出在新课程背景下,以整体性的视野来整合资源,设计教学,进行教学过程的实践与研究是非常重要,也是很有必要的。
众人划桨开大船。教研员张军伟老师指出集备后可以聚集集体智慧达到资源共享,集备加强了教师间的学习交流机会,大家研讨课程、交流经验,碰撞智慧。并提出本次集备的亮点:
1.分工明确,安排具体,参与面广,流程完整。
2.主讲人准备充分,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每个课时,目标性强。
3.研讨热烈,能提供有价值的修改意见和提出有效的育人方法,心中有学生。
4.有作业设计的研讨,重视作业质与量的布置。
张老师对我们的单元备课进行了细致精准的点评,希望老师们在备课时逐一落实,不断促进自己教学能力的提升和专业素养的发展。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学有所悟,而后笃行。
此次活动的圆满举行,让老师们明确了单元备课的意义,让老师们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启发。单元集备展风采,同研共学促成长。征途漫漫,我们全体数学人将继续砥砺前行,我们一直在路上……
转自:“内黄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