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无止境备考路 烟花三月下郑州——实验中学九年级参加河南中招备考会记实

2023/4/28 15:20:55  阅读:145 发布者:

2023318日凌晨五点,实验中学九年级各科老师代表在任永兵书记的带领下,跟随教研室各科教研员及相关领导,一行二十多人乘车去郑州参加中招备考会。

早春时节,乍䁔还寒,凌晨五点的气温还是有些低。外在的天气抵挡不住老师们外出取经的热情。在路上不过小睡片刻,睁眼已到黄河大桥,春日的黄河正是休眠季,河床宽阔,水面平静。坐在车上远望过去,一片白茫茫雾蒙蒙。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学习地点。由于时间紧迫,来到报到处,我们领了门票之处立即分散开来,到各自所在的学科报告厅开始听课学习。

虽然只有一天的学习时间,可是听过中考专家的讲座之后,每位老师都感到收获很多,对自己今后的中考复习工作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方法与思路。

英语组的王书霞老师说:聆听校老师对2023年中考命题的解读,值得反复回味的是:中考英语试题命制一定是"穿新鞋走旧路",要求英语老师们要立足于教材,创新于教材。对各个题型的提分技巧解读很有实效性,让我们在教学中做到化难为易。

物理组的卢卫婵老师说:今天听了郑州周老师的两场讲座,收获很多。周老师根据近几年物理中考真题分析,解剖考试要点,很有实用性。

尤其周老师提出的一些教学方法给我很大的启发:我们在一轮复习的时候不能单纯“炒剩饭”,要加一些新的佐料。比如情境创设后不要单纯就某一章的知识点进行提问,而上把初中阶段中的全部物理章节结合起来考查。如“灯泡用一段后会发黑”这个问题,不仅能提问物态变化部分为什么发黑,还能延伸到电学部分,用一段时间后灯变暗。一个情景可以创设多种问题,这对我以后的教学提供一个新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好好把今天听到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整合提升。期待这样的学习机会越来越多!

历史组的王晓翠老师说:讲课的专家从中考核心素养出发,围绕中考说明的变化、备考策略、热点预测等方面与我们分享了自己的研学心得和备考经验。他的分析立足实际、逻辑清晰,备考建议高效务实,解答了九年级教师在复习备考中的困惑,增强了老师备考的信心。

政治组的谢艳霞老师说: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在政治教学中,心里除了要有清楚的知识结构脉络,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专家老师还给出了具体的备考建议,比如复习备考时一定要依据新课标,还要运用好说明检测。专家老师给我们以后的复习指明了方向,这次学习让我收益颇多。

化学组的马晴老师说: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在化学学科的教学过程当中,课前可以利用趣味小实验导出要学习的知识点,创设学习情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复习课上把基础知识整理梳理利用表格的形式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再升级,还应优化教学,整合复习题目,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课后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物质转化关系。给以后的教学提供了思路,收益颇多!

数学组的郭学敏老师说:本次学习培训,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结构,收获颇丰。老师从中考的功能,新课标的解读,命题的方向与规划等,几个大方面进行解析。又以历年真题为主线,从试卷分析,数据分析,试题分析,答题分析几个维度对中考数学透彻解读,对2023年命题方向进行预测,各种题型的应对及双基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都提供了贴切的建议。时间短,容量大我要好好消化吸收,争取学以致用,让更多的孩子考上理想的高中。

聆听语文中考专家的备考建议,我们语文组的三位老师更觉收获巨大。

闫彩霞老师说:怀揣着一颗朝圣的心,参加了2023年河南中考复习备考分析研讨会。主讲老师分板块梳理河南省近三年试题特点,分析不同题型的变化、并对命题趋势进行预测,指导备考策略,让我认识到要依照课程标准备考,重视教材,教学练习时,反模式、反套路,重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这些指导意见让我们更科学、更有效地去指导学生有的放矢的复习、备考,总之,这次研讨会之行受益匪浅。

朱冰心老师说:专家老师以新课标为核心,通过分析历年的真题试卷,以及学生的答卷情况,指出,试题考法反套路,引导教学反模式,注重培养思维品质和核心能力,对中考复习提出了具体有效的实施建议,并分析2023年中考的命题趋势,对九年级教师的备课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我在学习中也做到了专心听讲,及进记录,要为没有参会的同伴们带回“真经”。听讲过程中,我把专家老师讲解时展示的每一张PPT都进行了拍照留存,还不忘进行“现场转播”及时分享到我们的语文组教研群里,方便给没到现场听会的伙伴们“同步”学习。看得出我们的语文中考专家也是教育一线的老师。他在分享语文各个板块的内容时,提供了自己的学生大量的实例,这样的调研有很强的说服力。

从各个学科老师分享的

可以看出,不管是理科类的还是文科类的,今后的中考内容均指向对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的考查。而新课标则是考试的依据与根本。试题偏向情境化、理解化,死记硬背的东西少了,活学活用的多了。单纯考知识的少了,综合运用的多了。所谓的答题技巧少了,沉浸式解答多了。专家重在强调:试题考法反套路,引导教学反模式,注重培养思维品质与核心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毕业班的老师,在引领学生复习备考时,一定要注重训练学生的考试能力。

为了方便日后将所学内容运用到课堂中,我在听课中边听边记。先是手写笔记,由于跟不上专家的节奏,后改为用“幕布”整理听课笔记。听到现代文阅读时,因网络不好中断了幕布笔记,后改为拍照收集。在记录笔记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复习备考行为。其中有些部分与中考专家的备考建议是不谋而合的。

一是对古诗文的复习整理。我在进行复习时也是按照“三轮”复习法进行的。理解诗意、准确默写、分类整理。目前进行到了默写阶段。下一步就要按主题进行分类复习。一定要听取专家的建议,对于古诗文的默写,一定要按课后习题的要求去做,还要让学生先明白诗意之后再进行默写。这样的复习才会有效果。

二是对现代文的复习备考。多年以来,我就很重视现代文的复习。因为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就像呼与吸的关系,更是输入与输出的关系。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没有大量的输入,输出就不会顺利。而现代文理解更多的是“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是在大量的阅读积累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对于现代文的阅读训练,除了沉浸式阅读,更好进行审题训练,要让学生准确理解现代文中的各个考点及相关的专业术语。这些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做得还是相对扎实的。

三是写作训练。专家所谈到的写作训练要点,恰好是我在平常的写作教学中所实践的。重视写作教学及写作方法的指导,应是长期训练的“战略目标”。

通过一天的培训学习,参会的老师们无不感到收获满满,相信这次学习定会对以后的复习备考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午饭时刻,我们还享受到了郑州美食,也感受了省城的生机与活力。

学无止境备考路,烟花三月下郑州。期待有更多学习充电的机会,外出学习就是一次精神换血,而每一次循环都会给自己的教学生涯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

转自:“内黄县实验中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