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汇以教人,衔接育英才——历下区小学英语暨五中片区中小衔接交流活动
2023/4/28 14:23:47 阅读:106 发布者:
为全面落实《济南市关于实施基础教育全学段衔接“泉引桥”工程的指导意见》《历下区中小衔接实验片区、实验学校实施方案》,有效沟通中小学的教学衔接问题,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济南市历下区科苑小学和崇德中学于3月16日承办了历下区小学英语暨五中片区中小学衔接现场交流活动。
“引桥”课堂
解放路第二小学的曹可颖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节六年级的衔接课,本节课为一节围绕职业话题展开讨论的阅读课,曹老师精心备课,创设情景,通过优美的语音语调,丰富的活动设计,力求让学生身临其境。同学们则表现积极,对未来职业展开丰富多彩的想象,并在老师的带领下纷纷用英语分享自己的理想职业。
崇德中学的石颖超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则是八下的一节同话题同课型的衔接课。石老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辅以阅读策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升华思想,并架构自己的写作思路,培养了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精彩展示
课堂展示结束后,科苑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们带来了一首清新悦耳的英文歌曲《You are my sunshine》,孩子们甜美的笑脸,动听的歌声,灵动的演绎了这首经典老歌,给与会老师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传经送宝
济南市科苑小学王丛怡老师以《立足中小衔接,打造“爱学课堂”》为题,分享了学校在英语读写课的中小衔接经验。基于小学和初中的两节课例,他们从教材内容、课堂结构和教学策略三个方面对比了初中英语课堂和小学英语课堂的主要差异。他们认为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阅读策略达不到一定高度,或者与初中老师将要教的阅读策略不吻合,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会脱离,违背了爱学课堂的初衷。因此,要从读-说-写三个方面层层推进,培养学生读图、预测与分析的能力,激活学生阅读文本的动机;运用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学生有逻辑的表达;围绕语言支架,进行个体创作和书面表达。在读写课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写作,打造贯穿小初的“爱学课堂”。
济南市历下区俊德实验学校的鲍海莉老师以《中小衔接引桥梁,俊宝成长不断档》为题,从“聚焦教研共同体建设、注重衔接内容的开发、着力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开展活动衔接不断档”四方面汇报了学校英语中小衔接的具体做法。俊德实验学校充分利用九年一贯的师资优势,合力规划中小学教育衔接,加强各个学段英语衔接教学的有效落实,助力俊宝成长不断档。
济南市历下区历山学校李伟老师以《如何搭建中小学英语写作衔接的“泉引桥》为题,汇报了历山学校如何就写作开展“泉引桥”教育教学工作。他们从新课标导向、搭建写作“泉引桥”的原因、搭建写作“泉引桥”的策略、搭建写作“泉引桥”的效果四个层面进行了汇报。其中,针对写作“泉引桥”,历山学校在中小学团队协同教研的基础上,摸索探讨出适合高段小学生的写作策略和路径,并在实操中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以帮助学生顺利渡过中小衔接写作的“最近发展区”,助力学生更好的适应初中英语学习。
济南市景山小学杜祥伟主任以《聚焦新课标,共研泉引桥》为主题,汇报了学校在英语学科的衔接成效。他们从课程衔接、课堂衔接、教研衔接三个层面做了中小衔接的策略和路径经验分享。课程衔接中以主题为引领,以不同类型语篇为依托,融入核心素养学习要求,以单元整体教学为授课模式,精选中小衔接教学材料和相关资源作为衔接课程,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积极达成课程目标。课堂衔接以共生课堂、项目化学习、大单元教学为路径实施课例研讨和分享。以课前研讨-课例展示-专题汇报三路径开展专题教研衔接,助力学生顺利渡过小学毕业季。
高位引领
最后,历下区教科室谢群主任强调了中小衔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科任教师要根据学科素养要求、学生年龄特点、中小学学习差异、初中学习要求等精心备课,发挥教研共同体和名师团队的领航作用,践行“泉引桥”的意见精神,继续做好中小衔接工作,减缓学段“坡度”、助力身心“过渡”,共同为学生全面发展蓄力、铺路、护航!
图文来源:科苑小学英语教研组
转自:“历下区小学英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