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走向何方:关键不在题型和内容,而在命题人希望考什么
2023/4/28 8:37:36 阅读:91 发布者:
高考作文的备考,我认为把精力放在猜测具体的试题内容上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首先应该明确高考命题人希望通过作文题考查什么。
高考命题人希望考什么?
从2015年高考,“任务驱动型”这个概念成为作文备考指导中的热点词,事实上之所以加入任务指令,是因为命题人希望从中测试考生在真实情境下的说理和交际。注意:“说理和交际”,前文已经谈到过,命题组的教授们多数是研究语言学、语法学出身的,学术偏好决定他们对作文考查赋予了“语言运用”这一要义。由于有了这一要义,高考作文所承载的其他意义:如审美、价值引导都退居此要地位。
在现代交际语境下,语言运用就是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够识别信息的真理,采用平和而严密的说理方式达到交流沟通。所以,与其挖空心思去猜题,不如静心多搜集符合现代交际语境,与作为一个现代人相切合的语言交流材料,改造成作文题给学生训练。
这些材料可以来自某个具体的生活、工作场景,针对某个具体的有待解决的问题而展开,真实是首要标准,认识读者对象、明确交流的目的,是训练的重点。只要把准这个方向,相关的材料比比皆是。
例如:校园生活中怎样组织社团活动,夏令营时怎样进行自我介绍,父母为了孩子培养方式的问题发生争执时怎样劝说双方达到和解,作为一位高中毕业生如何处理与同学的关系,如何面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总之选材一定要切中生活中最现实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真实办法。
历史是周期发展的大轮回,在此特别建议:
不妨挖掘一下1988—1998年之间的高考作文题目,作为参考,并且加以模拟改造。所谓的任务驱动,早已不是新鲜事物,您看看那时的作文题自然会明白。而且您可以从中找到近年高考作文试题的“影子”。
试举两例:请注意我特别标出红色字体的部分。
【1996年全国卷作文试题】
仔细观察下面《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完下面试题。
1.用说明文字介绍两幅漫画的画面内容。
注意:(1)两幅漫画分别说明,文字不必平均分配。(2)说明画面内容时,不要编故事。(3)要求内容完整准确,条理清楚,语言简明。(4)共200字左右。
2.在一次漫画欣赏会上,对这两幅漫画,有人说这幅好,有人说我喜欢那幅,那么你呢?请以“我更喜欢漫画《 》”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看法。
注意:(1)把你喜欢的那幅漫画的标题填写在作文题目的空白处。(2)议论时要有比较,要充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理由。(3)共600字左右。
【1997年全国卷作文试题】
材料一: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一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六年一千多个日子。
材料二:某杂志社作调查: “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材料三: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自选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注意:(1)把“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起来思考。是否结合“材料1”,自由决定。(2)不少于600字。
转自:“余航老师谈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