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学习从临摹名家作品开始,最终心中储存大量名家作品的“范本”,做到胸中有“丘壑”。写作的学习也是如此,考生不应该空着脑袋走进考场,在审题之前心中应当储存着一系列的作文“范本”。而紧扣时政热点素材的优秀作文应成为首选范本。
以下结合2023年福建省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的作文试题来谈谈怎样改造热点素材的作文范本以对接作文试题。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握手以表友好在中国文化中颇有渊源。
甲骨文“友”
金文“友”
甲骨文“友”( )和金文“友”()都是由两个“又”字构成,形同两只手伸向一处,也有人认为状似两只右手紧握,但均意指协调、配合。范晔《后汉书.李通传》有云:“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据此衍生出成语“握手言和”,现多用于消除隔阂,化解矛盾,重新和好。
握手礼在西方亦由来已久。公元前9世纪亚述国王宝座上就刻有握手图案,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也出现了握手的情节。由于握手会占用原本持有武器的右手,因此被视为放下敌意与争斗,释放尊重与善意。19 世纪中期以来,握手成为常见的问候方式。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分析】
背景材料分为两段。第一段,立足于中国文化层面谈“握手以表友好”。第二段,着眼于西方文化层面谈“握手礼”。引述国王宝座的图案与荷马史诗中 的情节,介绍握手之举由来已久,并解说握手的动作特征,指出握手有“放下敌意与 争斗,释放尊重与善意”的意涵,进而指出握手成为当下常见的问候方式。两段文字引发考生对“握手求友” 的共情和理解。而两段材料一中一西,体现了握手文化中西贯通。
任务指令需要注意两个要点。
第一是“我们”:
我们是身处新时代东西方文化浪潮中的青年人,浸润在古老而充满活力的人文精神里,感受并领悟其独特魅力,体味和理解东西方优秀文化。同时,站在时代的节点上,写作应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与前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思考如何传承与弘扬“握手”中蕴含的“交友言和”“和而不同”“和睦共处”等人文精神。这里就联系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角度: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两个都是时政热点话题,可以延伸出一系列适合考场的作文范本。
第二是“启示”:
所谓启示就是如何理解“握手言和”。“握手以表友好”“握手礼”“常见的问候方式”在东西方文化中的丰富意涵,诸如 “协调配合”“握手极欢”“握手言和”“消释隔阂,化解矛盾,重新和好”“放下 敌意与争斗、释放尊重与善意”等。
将要点一和要点二结合:“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有新时代责任与使命担当,一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并跨越历史脉络的独特性与文化基因的差异性,才能经由“握手”“对话”“多元”“包容”走向和平正途。由此延伸出辩证分析的角度,如果只是一味“求同为友”“握手极欢”排斥异己或是因异对抗,强加于人不愿“言和”都不符合全球文明发展进程。
基于以上分析,从“当代青年致力于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可以对接相应的作文范本。
【可用于改造作文范本】
(本文节选自《新高考作文诊疗室:病例诊断+升格策略+专项训练》)
世界更和平,中国梦更圆
尊敬的老师、各位团员:
大家好!今天的团会上,我发言的题目是“世界更和平,中国梦更圆”。
圣诞节来临,一战正酣的法国战场敌我双方,走到曾经的“无人区”庆祝节日,交换礼品;球星德罗巴赠送“为了和平而团结”的球鞋,通过足球比赛使科特迪瓦内战双方和解;习总书记在和平论坛呼吁加强团结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都充分说明,凡为世人皆厌恶战争,向往和平。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放下矛盾隔阂,吸取伤痛教训。
本以为遇难者冤魂的呻吟会刺痛那些当权者的耳膜,本以为断壁残垣上建立起的大厦能将百姓庇护,本以为劫难之后的家园会永远安宁平静,本以为以鲜血换来的和平人们会倍加珍惜……但战争的阴影从未消散。近现代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战争不计其数。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还有最近发生的伤亡惨痛的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纳卡冲突等等。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严重的灾难和更深的痛苦。所以,要放下矛盾隔阂,吸取伤痛教训,不要让人性的光芒被残酷的战争所掩埋。
不忘抗美援朝,守护和平家园。
70年前,伴随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雄壮歌声,中国人民志愿军冒着严寒来到朝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不仅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还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从此,中华民族开始了走向伟大复兴的漫漫历程,而中国人民也开始真正过上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的幸福生活。
构建命运一体,造福世界人民。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历来秉持“亲仁善邻”的理念。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道路。只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一定能够迎来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未来!同舟共济、携手应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须知“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我们只有用更多的知识武装自己,才无愧于手中的接力棒。燃烧自我青春,不负学生时光。祖国的繁荣富强,我们责无旁贷。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世界更和平,中国梦更圆。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对接思路分析】
作文备考,最低成本的策略就是找到通吃各类作文题的关键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它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词的内涵是:守护和平,通过不同文明的交流,消除隔阂与偏见。
用在2019年高考关于“劳动”的话题,劳动创造生活也创造人类文明,劳动成果是全人类共享的。
用到2018年高考写给2035年18岁那代人实现“中国梦”,凡是过去皆为序章,代代人传承着文明,共同守护着全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和平,为实现人类和谐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
用到2017年高考,选取一带一路和中华美食,一带一路促进文明交流,中华美食是文明的传承,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由此可见这个话题的普适性。而要将上文对接到前面的作文题,还需进行技术上的处理:
1、将原作文题的材料融入,从“握手言和”的角度进一步改造上面的作文内容,
2、更明确地融入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也就是让原始作文范本更具有新作文题的材料特征。
转自:“余航老师谈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