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名校模考背默考题精编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直接坦率地说,凭自己的才能去治理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是绰绰有余的,即使这个国家处在“ , ”的危急情况下,他也能使之转危为安。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自己受皇帝之命,“ , ”这一系列行为并不算是侵夺原来官吏的职权。
(3)《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 。
(4)贾谊《过秦论》中,“ , ”两句形象地描述了秦国没有任何消耗就使天下诸侯陷入困境之中。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中有两句诗写姑娘思念情人,曹操在《短歌行》中借此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 , ”。
(2)杜甫《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3)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借秦的灭亡警醒当朝者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敢于直谏,他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道,“ , ”,概括了君主能创业却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劝谏唐太宗治国应善始克终。
(2)《蜀相》结尾两句“ , ”,作者对诸葛亮表达了无限的哀思,对于他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统一中原的天下大计,深表痛惜。
(3)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里面有书香之味的句子是“ ,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洵在《六国论》中这样分析燕国灭亡原因:“ , 。”
(2)从《诗经·邶风·静女》中“ , ”两句可以看到,爱人所赠之物本身未必美,是爱情让人爱屋及乌。
(3)秦观的《鹊桥仙》中赞叹牛郎织女虽一年方可一聚,但其美好却胜过诸多长相厮守的句子是:“ ,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 , ”两句,以雕刻为喻,强调为学应当坚持,才会有所成就。
(2)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听到琵琶声便移船相近,摆设酒席邀请演奏者过来,琵琶女“ , ”,然后,转轴拨弦的几声试弹,已极富情致。
(3)在古诗词中,乐曲名也可以成为表情达意的意象,如“ ,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对于学与思的关系,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劝学》中,荀子则认为:“ , ”。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用不堪入耳的乡野音乐,反衬琵琶女的演奏给人“如听仙乐耳暂明”的感觉。
(3)“月”本是客观无情之物,但古人却常以明月寄托相思之情,在唐诗中多次出现,如:“ ,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超越喜悲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庄子《逍遥游》有“ , ”。
(2)“乘风破浪”原指乘着风势破浪前进,常用来比喻志趣远大,勇往直前。李白在《行路难》一诗中“ , ”两句诗的意思与此相近。
(3)在古代诗文中,“秋月”是一个冷寂的意象,还往往寄寓着时光流逝的慨叹。如“ , ”中的“秋月”就是这样。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项脊轩志》中,作者描写在每月十五,明月照在半面墙上,桂树的斑驳影子 “ , ”之状,烘托环境的宁静,表达自己内心的平和。
(2)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之悲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两句诗是:“ , ”。
(3)李商隐《锦瑟》中,“ , ”两句以“鲛人泪”“玉生烟”两个典故,含蓄地传达了内心复杂的情感。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认为不能以地位的贵贱、年龄的长少乃至某项才能的高低来定谁是老师谁是学生,因为“ , ”。
(2)《蜀相》中“ , ”两句,浓墨重彩地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功绩。
(3)古人常在文字中将时间缩短,以此表达内心巨大的悲伤或者坚定的决心,如“ ,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写诗人登临北固亭,慨叹眼前景象,又担忧当前时局,表达的感慨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类似。
(2)《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椽子“ ”,写音乐声“ ”。
(3)黄河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深深地刻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如 “ ,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让我们感受到在广阔天地间从流漂荡、任意东西、超脱世俗的快乐与自由。
(2)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以“ , ”两句展现了一幅“船游云里、鸟飞江中”的生动图画。
(3)古诗词中常用头发斑白表现诗人愁苦,如“ ,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 , ”阐述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进一步强调国君要慎待百姓。
(2)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羁鸟恋旧林”一句,与其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两句用意相似,都含蓄表达归隐田园是作者由衷之情。
(3)落叶有动态美,“落木”给人肃杀辽远之静。古诗中常用“落木”而不用落叶,意境更为开阔。如“ , ”。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荀子将“ , ”和千里马一跃也达不到十步构成对比,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
(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针对“用人纳谏”,提出了“ , ”策略,这也成为初唐的治国方略,为“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
(3)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 , ”。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诗十九首中》多有思妇感怀之词。《亭中有奇树》中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涉江采芙蓉》中,“ ? ”两句也表达了这样的情绪。
(2)苏轼《赤壁赋》中,以月亮圆缺增减的辩证关系为例,形象地揭示了世间万物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两句是“ , ”。
(3)古人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对生命深沉的感喟,这样的诗句比比皆是,如“ , ”两句。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 ”写宾主相聚欢饮畅谈的场景;而《登高》中“ ”写诗人失意不能饮酒的情形。
(2)《〈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 ”和“ ”。
(3)刘克庄的《贺新郎》中,“ , ”表达应“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思想。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 ”和“ ”两句均用叠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乘着一叶扁舟随波飘荡的自由畅快之感。
(2)《道德经》中“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一句,提醒我们要看到“无”的作用。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直接点出“无”胜于“有”的句子是: , 。
(3)清代文学家刘熙载曾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以自然界的云雾烟霞状写山高的句子在诗词文赋中屡见不鲜,如“ , ”。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地出场的两句是“ , ”。
(2)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警示统治者如果不以秦亡为鉴,可能会重蹈覆辙。
(3)黄庭坚《登快阁》中运用伯牙和阮籍的典故,写尽诗人的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两句是“ , ”。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荀子在《劝学》中也有“ , ”这样相似的观点。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将阿房宫的奢华与百姓的生活作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秦始皇的残暴,其中将阿房宫的钉子与百姓的粮食进行对比的两句是“ , ”。
(3)《琵琶行》中,作者在描写琵琶女的演奏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写琵琶曲,例如“大弦嘈嘈如急雨”一句表现出琵琶乐曲粗重的特点,“ ”一句表现出乐曲轻细的特点,而“ ”一句又表现出乐曲轻快流畅的特点。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的诗句是:“ , 。”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 ”两句写出了邀请琵琶女的经过和琵琶女的羞涩之态。
(3)“舟”是古诗词常见的意象,如杜甫的“ , ”透露了诗人沉重的身世之感。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中“ , ”两句写词人头发稀疏、衣衫单薄,泛舟于浩渺的洞庭湖,尽显超脱世俗的气概。
(2)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中“ , ”两句写出了君主用严酷的刑罚和威风怒气震慑百姓造成的后果,以此来劝谏唐太宗“竭诚以待下”。
(3)唐宋诗词中惯用意象表情达意,“虎”这一意象就常被用来表现场面盛大或气势轩昂、如“ , ”。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比喻告诉唐太宗要以民为本的句子是:“ , 。”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 , 。”
(3)自古以来,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节。借助秋景表达内心悲伤的诗句不胜枚举,如“ , ”,就写出了秋天的凄清。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 , ”。
(2)贾谊在《过秦论(上)》中写秦始皇统一天下,突显他政治上的功业的两句是“ , ”。
(3)李商隐《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句子是“ , ”。
2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答司马谏议书》中,“ , ”两句,王安石借盘庚之事道出了自己的行事准则:三思而后行,确认正确,无怨无悔。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以鸟、鱼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3)《石钟山记》中,苏轼在文末表明写作本文的意图的句子是: , 。
2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软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名句,而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达同样意思的两句则是“ , ”。
(2)《六国论》中写齐、赵二国虽不赂秦也最终灭亡,但苏洵对齐国“ ”表达不满,对赵因“ ”表示可惜,态度截然不同。
(3)“梦”是课内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或写梦中景梦中事,或忆梦中人梦中情,或借梦抒怀等,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又如“ , ”。
2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学而》中孔子提出:“君子”不应把心思都放在追求物质享受上,要“ , ”,如此可以称得上是“好学”。
(2)在《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摆脱官场羁绊回归田园途中欢快舒畅心情的诗句是“ , ”。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两句是“ , ”。
2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杜甫在《登高》中抒发了类似感慨的句子是“ , ”。
(2)《阿房宫赋》中杜牧以“ , ”为过渡,巧妙地将对阿房官的描写由整体外观转到内部的具体建筑。
(3)梦境是观实的投射,更是内心真实情感的具象化表达,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 , ”。
2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图景,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
(2)苏轼《赤壁赋》中,作者面对天地的广阔和长江的浩瀚,发出了“ , ”的感慨,感叹生命的短暂与个体的渺小。
(3)在古代诗歌中,“杜鹃”意象常用来表达思乡怀人情感,如“ , ”。
2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调动外界的一切能为我所用的资源,如荀子《劝学》中所说“ , ”从而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迅速达到我们的预定目标,这才是当代人应具备的素质。
(2)历代统治者大多能吸取前代的教训,以利于自己的统治,如果后人不吸取教训,则会带来严重的损失。《阿房宫赋》里杜牧早已为我们总结了这个教训,这样的句子是:“ , 。”
(3)“丝竹音乐”是我国民间的一个重要乐种,民众以此自娱自乐,古诗文中经常出现“丝竹”这一意象。如:“ , 。 ”
2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并对子路表现进行点评的两句是“ , ”。
(2)《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分别使用叠字,增添了乡村远景的宁静祥和之感。
(3)《谏太宗十思疏》中,“ ”一句说大凡统治者在忧患中往往治绩显著,而《伶官传序》中“ ”一句揭示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3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风流儒雅、从容破敌的英姿,穿插了“ ”的事件,衬托周瑜少年英俊、志得意满,这同时又反衬“ ”的词人形象。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 , ”与先贤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见解近似,可见大道理古今相通。
(3)古代诗词中“鸥”的意象蕴含多重情感,比如“ , ”。
3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将进酒》中,用“ , ”两句将时间的推进过程极度夸张,抒发了人生短促的悲叹之情。
(2)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指出,自己之所以和司马光交往日久却每每政见不合,是因为“ ”,而现在自己写这封书信加以详细解释,是“ ”。
(3)《红楼梦》中香菱说王维的“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写得好,尤其“墟里上孤烟”难为他怎么想来,林黛玉却说这句还是从前人诗句化来的,说着找出陶潜的《归园田居》,指出“ , ”两句给香菱看。
3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中,孔子用“ , ”概括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
(2)李白在《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 , ”。
(3)“船”和“马”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陆游《书愤》中“ , ”两句,借此追忆了早年的征战生活。
3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泰山十八盘,岩层陡立,倾角70-80度,在不足1公里的距离内升高400米,如果遇到冰雪天,更是让我们想到《登泰山记》中的“ , ”。
(2)习主席说:“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陈情表》中李密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他以乌鸦为喻,表达自己赡养祖母的愿望的一句是“ , ”。
(3)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曹操的《短歌行》中的“ , ?”写出了那些犹豫彷徨者的处境与心情。
3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归有光《项脊轩志》中体现了这一思想的句子是“ , ”。
(2)温庭筠在《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以女性服饰的描写,来反衬出人物内心空虚寂寞与孤独的句子是“ , ”。
(3)“眉”有各种样式。在中华传统文化里,画眉的至高境界,并非衬托眼睛,亦并非寻求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模样,而是传情达意。《全宋词》中“眉”字出现次数多达1509次。在你所掌握的唐宋诗词中,出现了“眉”字的句子有“ , ”。
3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常用设喻和以声写声的手法来表现音乐的清脆,《琵琶行并序》中的“ ”与《李凭箜篌引》中的“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2)苏轼在《赤赋》中用比喻的手法慨叹“人生短促,个体渺小”的两句是“ , ”。
(3)成都很早就有比较发达的纺织手工业。蜀汉王朝曾设锦官和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锦的生产,因此,成都又被成为“锦城”“锦官城”。这两种别称在唐宋诗词里屡见不鲜,如“ , ”。
3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 , ”一联,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动静兼具的秋江图景。
(2)《报任安书》中,作者列举周文王和孔子的事迹,指出身处困境仍能奋发有为的两句是“ , ”。
(3)古人对生命易衰非常敏感,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深沉的感喟,这样的情感抒写在唐诗宋词中比比皆是,如“ , ”。
3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静女》中以“ , ”两句移情于物,爱屋及乌,表现男子对女子的喜爱。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 ”两句,描画了一幅在大自然中临风高台、酣歌而回的美好图景。
(3)“小楼”是古诗词中的经典意象,诗人们借助“小楼”寄寓着思念、闲适、落寞等情感。例如:“ , 。”
3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 , ?”一致。
(2)《〈论语>十二章》中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表达的意思相似并成为后世儒生修身养德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 ”。
(3)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融写景、抒情和哲理于一体,艺术价值很高,其中“ , ”两句浸透了人事变化、江月永恒的哲理。
3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过秦论》中“ , ”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形容起义的星星之火顷刻间燃成燎原之势。
(2)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中的“ , ”以“物”表达“我”坚定的抗争信念和收复失地的决心,可谓“有我之境”。
(3)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林庚在《说“木叶”》一文中提到“落木”这一意象,体现语言的精妙和意境的宏大。我们学过如杜甫《登高》的“ ”,黄庭坚《登快阁》的“ ”。
4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 , ”。
(2)《蜀相》中“ , ”两句诗讴歌诸葛亮协助刘备三分天下,辅佐后主鞠躬尽瘁的高贵品格。
(3)同样是写城市,柳永在《望海潮》中用“ ”一句勾勒出西湖的概貌,展现出杭州的美;姜夔在《扬州慢》中则用“ ”一句,表现了扬州“城春草木深”的荒凉景象。
4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鲍照的《拟行路难》中,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 。”
(2)李白《蜀道难》中“ ”极言蚕丛及鱼凫开国历史之久远;“ ”则极言山之高峻,伸手便可以触摸天。
(3)古人常用春花秋月来表达情感,如李煜在春花、秋月和东风中感慨“ ”,悲悔万分;白居易面对春江、花朝和秋月只能“ ”孤寂无比。
4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l)李商隐《锦瑟》中,“ , ”两句借鲛珠和美玉的典故隐约地描摹了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
(2)荀子《劝学》中,“ , ”两句,与李斯《谏逐客书》中“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两句都强调要汇集细小的水流。
(3)古人常借秋天江边的树叶来表情达意,如“ , ”。
4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京城富豪子弟打赏琵琶女,争做“榜一大哥”的句子是“ , ”。
(2)面对不合理的门阀制度,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无比愤懑,但最后选择成为沉默的大多数的句子是“ ? ”。
(3)陶渊明的诗文中有大量的“飞鸟”意象,在《饮酒》中是“飞鸟相与还”,在《归去来兮辞(并序)》是“ ”,在《归园田居(其一)》中是“ ”。
4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渺小的句子“ , 。”
(2)姚鼐《登泰山记》中“ , ”描写了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在天地相接的地方,有一线云层,显现出奇异的颜色,霎时五彩缤纷,为喷薄而出的太阳蓄了势力。
(3)古代诗歌中的云,既具有自然的物质属性,又被诗人们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体现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文化意蕴。唐诗宋词中含有“云”的诗句很多,如:“ , ”。
4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石钟山记》中,用“ , ”两句说明了石钟山“窾坎镗鞳之声”形成的原因。
(2)姜夔《扬州慢》中,“ , ?”两句写花朵虽美却无人欣赏,侧面写出了战乱造成了城郭残破、人烟稀少的悲惨境况。
(3)“长安”作为一个历史地理概念,既实指具体地名,又泛指京城。“长安”在古典诗词中频繁出现,如“ , ”。
4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 ”两句景物描写动静结合,色彩浓淡相宜;视野开阔旷远,水天上下融为一体。
(2)咏史文字,或得出教训,如苏洵《六国论》中剖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最后得出“ ”的教训;或借古讽今,如杜牧《阿房宫赋》明确指出,唐代统治者哀秦而不以秦为鉴,必将“ ”。
(3)月亮是古诗中的常见意象,白居易《琵琶行》中借凄清月色表达凄凉心情的句子有多处,例如“ , ”。
4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白部分。
(1)《荀子·劝学》中,“ , ”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赤壁赋》中,写苏轼一行人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 , 。”
(3)《孟子·梁惠王上》里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句与《礼运》中“ , ”表达了相同的意思,都流露出了儒家“仁”的思想。
4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 ”两句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士,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最终却“ ”。
(3)在《登泰山记》中,“ , ”写出了日观峰以西诸山在晨曦的映照下红白错杂,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
4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 , ”两句,后世一直传诵不已,苏轼《赤壁赋》中就曾引用过。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琵琶女以娴熟的技艺演奏了当时有名的两首乐曲。
(3)“雪”是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但有时真假难分,如姚鼐《登泰山记》中“ ”句描绘了雪光照亮了天空的景色,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句则以雪写浪花。
5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回顾刘裕横金戈,跨铁马,“ ”的赫赫战绩,表达钦羡之情;又写宋文帝草草北伐,“ ”的凄凉境况,暗含劝诫之意。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 ”描写出琵琶女演奏的乐声变化多时而流畅婉转,时而艰涩低沉。
(3)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其中斗宿和牛宿相合称“斗牛”或“牛斗”。作为天文名词,“斗牛”或“牛斗”经常出现于古代诗文中,如“ , 。”
参考答案
1.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以授之于有司 本图宦达 不矜名节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馑、廷、授、宦、矜、镞、侯。
2.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青、衿、悠、坼、乾坤、鉴。
3.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繁,寡,捷,襟,偃,啸。
4.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荆”“卿”“焉”“匪”“贻”“胜”。
5.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锲”“镂”“琵”“琶”“羌”“怨”“捻”“抹”“霓”。
6.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矣”“臾”“岂”“呕”“哑”“嘲”“哳”“扁”。
7.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沮”“沧”“樵”“撩”。
8.风移影动 珊珊可爱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珊”“涕泗”“沧”。
9.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频烦”“暮”“譬”等。
10.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多于机上之工女 多于市人之言语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示例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示例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榭、工、渡、仞。
11.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示例二: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示例三: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示例四: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苇”“顷”“鹭”。
12.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覆,慎,岫,倦,萧,澄。
13.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 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驽、驾、挟、遨、抱。
14.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或者尘满面 鬓如霜)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词:“遗”“繁霜鬓”“潦”“停”。
15.契阔谈讌 潦倒新停浊酒杯 仁以为己任 死而后已 未必人间无好汉 谁与宽些尺度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契阔、讌、潦倒、浊、己、已。
1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登泰山记》姚鼐/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山行》杜牧)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冯”“幽”“樗蒲”。
17.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识记能力。
易错字词:始、琵琶、鉴、朱、青、聊。
18.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 小弦切切如私语 间关莺语花底滑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跬”“至”“磷”“庾”“粟”“莺”“滑”。
19.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示例一: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示例二∶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尊、酹、犹抱、遮、危樯。
20.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 终苟免而不怀仁 貌恭而不心服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萧骚、襟、苟、貌、恭、瑟、鸾。
21.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载”“萧”“浔”“荻”“瑟”等。
22.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毋”“履”“制”“敲扑”“鞭笞”“惘”。
23.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盖叹郦元之简 而笑李渤之陋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悔、羁、渊、郦、渤。
24.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舞,榭,嬴,溪,阑,鹃。
25.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焉”“飏”“逸豫”。
26.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二川溶溶 流入宫墙 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萧,溶,阑,尊,酹,鹃。
27.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或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或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词:“生”“蜉蝣”“沧”“粟”。
28.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宴酣之乐 非丝非竹##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生”“鉴”“酣”“牍”“僻”等。
29.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莫不殷忧而道著 忧劳可以兴国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礼、暧、依、墟、殷忧、著。
30.小乔初嫁了 早生华发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形有:“初”“嫁”“逸豫”。
3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冀君实或见恕也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暮,恕,暧,墟。
32.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喻”“盈”“洲”“渡”。
33.道中迷雾冰滑 磴几不可登 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雾,磴,乌,乞,匝。
34.小鸟时来啄食 人至不去 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啄”“帖”“襦”“鹧鸪”。
35.大珠小珠落玉盘 昆山玉碎凤凰叫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唐 李白《蜀道难》)示例(二)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唐 杜甫《蜀相》) 示例(三)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 杜甫《春夜喜雨》) 示例(四)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唐 李白《登锦城散花楼》) 示例(五)正喜锦官城烂漫,忽惊花鸟使摧颓。(宋 刘辰翁《忆江南》)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蜉蝣”“沧”“粟”“祠”“摧颓”。
36.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尘满面,鬓如霜)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词:“猿啸哀”“鸟”“厄”。
37.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 风乎舞雩 咏而归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匪、贻、舞雩、咏。
38.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词:“孰”“贤”“焉”“省”“已”。
39.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无边落木萧萧下 落木千山天远大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赢、景、遮、萧。
40.而刘夙婴疾病 常在床蓐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重湖叠���清嘉 尽荠麦青青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夙婴”“蓐”“频烦”“济”“���”“清嘉”“荠”。
41.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尔来四万八千岁 连峰去天不盈尺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往往取酒还独倾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酌”“尔”“倾”等。
42.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示例二)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示例三)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沧、蓝、暖、萧、滚、浔阳、荻、瑟。
43.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鸟倦飞而知还 羁鸟恋旧林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陵、缠、绡、踯躅、羁。
44.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纤云弄巧,飞星传恨/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蜉蝣”“沧”“粟”“臾”“采”“堤”“澹”“颓”。
45.空中而多窍 与风水相吞吐 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空中、窍、吞吐、旅、遥、解。
46.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彩、鹭、劫、惨、浸。
47.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需要重点注意的字,如“砺”“苇”“顷”“茫”等。
48.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鼎”“铛”“胥”“赢”“仓皇”“绛”“驳”“偻”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49.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明烛天南 卷起千堆雪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及文学常识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鹊”“拢”“捻”“霓”“幺”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50.气吞万里如虎 赢得仓皇北顾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赢”“仓”“莺”“咽”“徘”“徊”。
转自:“高中语文教与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