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字词
宰割(zǎi) 筹划(chóu) 彷徨(páng) 仰慕(mù) 署名(shǔ) 奠基(diàn)
元勋(xūn) 燕然(yān) 殷红(yān) 挚友(zhì) 颤抖(chàn) 弥高(mí)
赫然(hè) 迭起(dié) 衰微(shuāi) 地壳(qiào) 澎湃(pài) 轻捷(jié)
揩桌子(kāi) 调羹(gēng) 纹肉(jiǎo) 校对(jiào) 嘱咐(zhǔ) 抹杀(mǒ)
无暇(xiá) 鲜为人知(xiǎn) 妇孺皆知(rú) 鞠躬尽瘁(cuì) 风悲日曛(xūn)
气冲斗牛(dǒu) 河水萦带(yíng) 至死不懈(xiè) 锲而不舍(qiè) 目不窥园(kuī)
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 群蚁排衙(yá) 潜心贯注(qián) 心会神凝(níng)
迥乎不同(jiǒng)
二、易错多音字
①背 bèi 背诵 背影 背井离乡 背水一战 背道而驰
bēi 背包
②露 lù 露水 锋芒毕露 露营 袒露 藏头露尾 风餐露宿 暴露 崭露头角
lòu 露面 露脸
③冲 chōng 冲刷 冲撞 冲刺 冲动 冲击 气冲斗牛 首当其冲 冲锋陷阵
chòng 冲床 冲模 冲劲儿 冲压
④鲜 xiǎn 鲜为人知 寡廉鲜耻
xiān 鲜花 鲜明 鲜活 屡见不鲜
三、易读错的形近字
①家喻户晓(yù) 晓谕(yù)
②妇孺皆知(rú) 儒生(rú) 蠕动(rú)
③谣言(yáo) 遥远(yáo) 摇晃(yáo) 瑶池(yáo)
④迥乎不同(jiǒng) 目光炯炯(jiǒng)
四、易错二字词语
秩序 抱歉 抹杀 绞肉 吩咐 昼夜 昆仑 梳头 深宵 小楷 硕果 迭起 澎湃
洗涤 悠然 洗澡 纠纷 咳嗽 伴侣
五、易错四字词语
锋芒毕露 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锲而不舍 目不窥园 沥尽心血
群蚁排衙 潜心贯注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六、重点词义
(1)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2)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3)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直到死为止。
(5)当之无愧:承受某种荣誉或称号毫不惭愧。
(6)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7)沥尽心血:滴尽了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沥,滴。
(8)潜心贯注:精力集中,用心专而深
(9)兀兀元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10)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
(11)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12)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13)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
(14)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15)一反既往:和以前的完全相反。
七、古今异义字
(1)孤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 今义:单独、孤独
(2)博士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3)见 见往事耳 古义:了解 今义:看到,看见
(4)更 即更刮目相待 古义:另、另外 今义:程度副词,更加
八、一词多义
(1)当 ①卿今当涂掌事 动词,掌管、担当
②但当涉猎 连词,应该、应当
(2)大 ①与蒙论议,大惊曰 副词,表示程度高或范围广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形容词,年长的
九、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同“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十、特殊句式
(1)省略句
①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结友”前省略“与蒙”)
翻译: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2)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翻译: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十一、重要作家
杨振宁,生于1924年,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做出了多项卓越贡献。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80年获拉姆福德奖。
臧克家(1905—2004),著名诗人,山东潍坊诸城人,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诗刊》主编,第一部诗集是《烙印》,主要讽刺诗集《宝贝儿》,其短诗《有的人》被广泛传颂。作品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爱憎情感,语言流畅,气势雄浑,真实朴素而精练含蓄, 被誉为“农民诗人”“泥土诗人”。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十二、相关人物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纪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族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
司马光(1019—1086) ,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潜虚》等。
十三、文体知识: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的基本特征是真实性和文学性。传记按作者可分为自传和他传。自传为作者叙述自己的生平经历。他传为作者叙述他人的生平经历。传记按体裁又可分为历史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历史性传记主要以记叙史实为主,文学性传记则用多种文学艺术手法记叙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品格等,它以史实为依据,但并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文学艺术加工。
编年体 中国古代史书体裁名称之一。指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体例。编年体是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以编年体记录历史的方式起源于中国,代表作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
十四、文学常识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十五、语法常识
(一)副词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朱自清《春》)
这句话给你怎样的感受呢?你是不是好像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花香,看到了累累的果实?这种美好的想象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加点的三个副词的使用。
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起修饰、限制作用,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或语气等。常用的副词有:很、更、最、都、只、才、就、没、不、非常、已经、曾经、则刚、立刻、马上、忽然、终于、大概、简直、难道等。
读一读下边《邓稼先》中的句子,看看其中的副词分别起怎样的作用。
(1)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2)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二)介词
把书(送去) 向我(点头) 往那边(走) 沿河边(跑步) 从昨天(开始) 比前几天(热)
上面的短语你可能经常在说在用,你能说出它们语言结构上的特点吗?
加点的词都是介词,它们都没有单独使用,而是跟名词或代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表示对象、方向、地点、时间、比较等。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介词:
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
转自:“老马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