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第二单元

2023/4/27 11:40:21  阅读:108 发布者: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一、重点字词

两栖(qī)      连翘(qiáo)    农谚(yàn)     弥()漫       狩(shòu)猎     踪(zōng)迹

沟壑()      半蹼()     鹬()        沙砾()        龟(jūn)裂      追溯(

悬(xuán)殊    潮汐(xī)     骨骼()       翩(piān)然      劫(jié)难      赌()注

缄(jiān)默     枯燥(zào)    瞄(miáo)准    褶(zhě)皱       帷(wéi)幕     雾霭(ǎi

携(xié)带     山麓()      香蒲()      盘旋(xuán)      腐蚀(shí)      沼(zhǎo)泽

漂(piāo)移    稀疏(shū)     凋(diāo)零    孕(yùn)育       陨(yǔn)石     迁徙(

喧(xuān)嚷   海枯石烂(làn

二、易错多音字

①龟   guī        龟甲    龟板    龟趺    缩头乌龟  

 jūn        龟裂

  qiū                 龟滋(地名)

②栖   qī          两栖    栖息    栖居   栖止   栖身之所

 xi          栖栖(形容不安定)                                          

三、易读错的形近字

①赌注()       目睹()     围堵(

②彗星(huì)       智慧(huì)  

③瞄准(miáo)     描写(miáo)   抛锚(máo)    小猫(māo)   

④帷幕(wéi)      唯一(wéi)    惟愿(wéi)     维持(wéi

四、易错二字词语

萌发  次第  孕育  海棠  悬殊   漂移  流逝  携带  劫难  致密  盘旋  喧嚷  邀请  凋零  枯燥  稀疏  装置  烘烤

五、易错四字词语

花香鸟语  目空一切  偷偷摸摸  周而复始   销声匿 (nì)迹  草长莺飞  天衣无缝  海枯石烂

六、重点词义

1)次第:依次。

2)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3)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4)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5)缄默:闭口不说话。

6)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7)衰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荒凉的样子。

8)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9)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时的美丽景色。

10)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11)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12)海枯石烂:大海干涸,石头风化成土。

七、重要作家

竺可桢(18901-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变迁以及物候学和自然科学史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代表作有《气象学》(物候学》等,有《竺可桢全集》。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曾获代表科幻艺术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

奖。其主要科普作品有《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数的趣谈》等,重要科幻文学作品包括“基地系列”“银河帝国系列”和“机器人系列”中的多部中长篇小说,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八、文体知识:说明文

(一)定义: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

(二)特点:

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严谨性,语言确切生动。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三)分类:

1)按说明对象分: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中国石拱桥》属于前者,它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征。《大自然的语言》属于后者,文章科学地说明了物候学知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2)按语言风格分:

①平实说明文:平实说明文常常是直截了当地说明对象。不描写,不夸张,没有弦外之音,像数学、物理、生物等教科书。选用平实说明的说明文一般是以解释科学原理,说明制作过程、步骤,或介绍建筑物等为主的文章。适用于说明科学性及条理性较强的说明文,更多的是给读者以理性认识。

②生动说明文:生动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或科学小品文、知识小品文)。常常用较形象的手法来说明事物,使被说明的事物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易于引起读者的兴趣。能使语言达到生动效果的方法有: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拟人一定要形象、恰当,否则事物形象性会减弱),使被说明的事物形象性加强;现身说法,利用生活感受,可使文章在准确性的基础上更添真实性和生活情趣,易于让人接受;适当运用叙述和描写,可使被说明事物栩栩如生,而不是枯燥无味。采用生动语言的说明文大多是文艺小品和科普读物,这类文章在给人知识的同时,又强调文章的生动性。

(四)说明方法: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据(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画图表(作图表、列图表)等。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方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是采用某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明方法,还是那种说明方法,可以灵活,不是一成不变的。

(五)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多用于个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比如法布尔的《蝉》介绍蝉卵孵化为幼虫到蜕皮再到钻入土中的过程,就采用了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一般有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中间到两边等,常用于介绍建筑物或物品。比如《梦回繁华》对《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的介绍,就采用了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是介绍事理时通常采用的顺序,具体地说,有先总说后分说,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等。比如《苏州园林》,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从四个角度加以分说;又如《恐龙无处不有》,用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佐证“板块构造”理论,就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

通常情况下,一篇说明文往往以一种说明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如《中国石拱桥》整体上采用的是从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而在举桥梁例子的时候,则采用了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

九、语法常识

(一)句子结构要完整

读读下面这两个句子,看看它们存在什么问题:

(1)看到同志们的认真负责,使我很受教育。

(2)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起,吃饺子,放鞭炮。

这两个句子共同的问题在于缺少了某个必要的句子成分。句(1)的前一分句省略主语,而后一分句又用“使”开头,这样句子就没有了主语。去掉“看到”或“使”,句子就完整了。句(2)的“描绘”后边本应有一个宾语的中心语(如“情景”),但由于定语太长,结果漏掉了宾语的中心语。

这样的毛病往往是写作时粗心大意,写完后又不认真检查造成的。只要把句子认真读几遍,必要时用上“提取主干”的方法,就不难发现这类语病。

(二)句式不要杂糅

读读下面这个句子,看看它存在什么问题:

《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其实表达这个意思,可以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选用不同的句式;或以读者为陈述对象,说明这本书的读者是谁;或以《标准汉语》为陈述对象,说明这是本什么书。有时既想用这个句式,又想用那个句式,结果把两种句式杂糅在起,造成句子结构混乱。这是思路不清在语言运用上的一种表现。这句话可以改为:“《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或者:“《标准汉语》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转自:“老马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