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 向教材学习如何把文“意”立起来
2023/4/27 10:25:56 阅读:90 发布者:
“意” 即文章中心,就是文章传达出来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写作文章的主旨所在。古人说:“意犹帅也。”可见,“意”,是生成于文章之前的中心思想,它是文章的灵魂,统帅着全篇的内容。一篇成功的作文,其中心思想必定是要突出的,只有先将 “意”立起来了,才能写出有神采的文章。
但如何才能把作文的“意”立起来,需要一些小小的技巧。
我们写作,习惯于生活中“找米”,但当我们暂时在生活中找不到“米”的时候,不妨让我们放下浮躁,静下心来多读读课本,在“经典”中找找灵感,你会发现立“意”方法俯仰皆可拾得。
1、一条线索贯穿中心。如在七上第五单元中学习到的郑振铎写的《猫》这一课,围绕着猫带给人的情感波澜这一线索,叙述了三次养猫的经历:第一只猫活泼可爱,给作者带来了愉悦,小猫不幸死亡后作者很难过;第二只猫比第一只猫更可爱更有趣,给作者带来了更多的快乐,亡失之后作者颇为悲伤;第三只猫因不是作者求来的,而且还有不漂亮、懒惰等缺点,所以作者不喜欢它,但在因为自身的原因导致猫含冤而死后,作者很自责,并决定“我家永不养猫”。由此可见,线索的使用,可以更加凸显文章的中心。
2、详略得当围绕中心。还比如说,郑振铎写的《猫》一文中,前两只猫虽然可爱,但它们的死亡或者丢失都是因为偶然的因素,对“我”的情感冲击较浅,所以略写;而第三只猫的受屈与死亡却引起了“我”深深的自责和反思,情感冲击最强,所以作者以最多的篇幅来详写。一篇好的记叙文,内容详略得当才能重点突出,才能很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而服务。
3、开门见山切入中心。如七上语文第一单元课文《四季的雨》一文,作者开篇即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这样开门见山的表达方式一下笔就进入正题,可以有效地规避因扯远而应先开头的表达效果。
4、卒彰显志讲明中心。如七上第四单元《狼》一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经过,结尾以议论的形式点题: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突出人物勇敢机智,也更容易讲明文章中心: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5、抑扬转换突出中心。抑扬转换是指在文章中应用欲扬先抑或者欲抑先扬的写作艺术手法,特别是欲扬先抑,在学多经典的文章中都有体现,如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作者花费大量笔墨进行铺垫,写出了一个血肉丰满的阿长,凸显了文章的中心。
......
文有尽而意无穷,虽说“文无定法”,文章立“意”也无定法,但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多在生活中找“米”,坚持向“经典”学习,那么你的文章定能够在立“意”之上独辟蹊径!
转自:“马瑞霞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