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学设计】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2023/4/27 10:20:04  阅读:148 发布者:

【学习目标】

了解环境描写的分类,学习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作用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进行小说阅读的复习,复习的要点是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正确地区分环境描写的不同种类,学会分析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一般方法。

二、链接中考真题,梳理基本题型

首先,让我们一起链接中考真题,梳理考查环境描写作用的基本题型。

12017年杭州中考题《回家》:

小说两处划线句都写雪花,各有什么作用?

22015年河南中考题《滴水之恩》:

文中多次出现对于天气的描写,从全文看,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第一题中雪花是自然景物,由此可以梳理出题型一:景物描写(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第二题中天气属于自然环境,还有一个关键词“多次出现”由此我们可以梳理出环境描写的第二种题型:多次出现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三、联系基础知识,明确答题思路

那么,我们该从哪些角度入手来分析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呢?我们不妨先来回忆一下小说的概念:小说是以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反映的社会生活”可以说就是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我们都知道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其实小说还有一个要点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那就是主题,它们合起来可以称之为小说四要点。这四个要点中,人物是中心,主题是目的,人物、情节和环境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这四个要点之间又互相影响,紧密相关。所以,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我们可以从这四个要点入手。

四、回归课本内容,梳理答题方法

(一)梳理题型一答题方法

1、《孤独之旅》中有很多精彩的环境描写,请学生读一读九上课本《孤独之旅》中这一段描写,联系我们前边总结的答题思路,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分析。

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与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明确:1、交代了暴风雨即将到来前的阴沉可怕的环境,渲染了恐怖的气氛。(环境本身)2、烘托了杜小康孤独恐惧的心情。(人物)

3、为下文鸭子被吹散,杜小康在暴风雨中找鸭的情节做铺垫。(情节)4、为杜小康搭建了成长的舞台,反衬杜小康的勇敢坚强。(主题)

(二)梳理题型二答题方法

还是以《孤独之旅》为例。请学生阅读文章中这几处对鸭群的描写,梳理题型二答题方法。联系前边总结的答题思路,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分析。

前往途中:觅食之后,忽然有了兴致,就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没有其它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因此,这叫声既显得寂寞,又使人感到振奋。

目的地后:鸭们十分乖巧。也正就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它们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唯恐自己与这只惟一的使它们感到还有依托的小船分开。

暴风雨中:她一边追,一边呼唤着她的鸭子。然而这群平时很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到暴风雨将歇时,还有十几只鸭没被找回来。杜雍与望着儿子一脸的伤痕与乌得发紫的双唇,:“您进窝棚里歇一会,我去找。”杜小康摇摇头:“还就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

鸭下蛋后:八月的一天早晨,杜小康打开鸭栏,让鸭们走到水中时,突然在草里瞧到了一颗白色的东西。她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鸭蛋!鸭下蛋了!

提示:这道题中“多次出现”四个字,提醒我们从结构的角度分析。所以,分析多次出现的环境描写的作用,不要忘了从结构的角度分析。

明确:1、渲染空旷寂寞的氛围;(环境本身)2、烘托杜小康内心的孤独寂寞,反衬出杜小康的勇敢和担当的形象;(人物) 3、推动情节发展,是杜小康成长的陪伴者、见证者;(情节)4、象征主人公杜小康成长;(主题)5、鸭群是纽带,贯穿杜小康的成长之路,使文章的脉络更清晰。(结构)

(三)总结归纳答题要点

1、抓关键词、分类整合,明确环境的特点,分析对环境本身的作用;

2、分析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心理、性格、身份、形象等的作用;

3、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3、分析环境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五、进行实战演练,掌握答题技巧

学生自主练习《解析与检测》下册第41页《少年的涅槃》第3小题:文章多次写到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明确:1、表现了天气的恶劣;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

2、烘托了人物由慌乱着急到成熟自信的心理变化;

3、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涂干西遇狼、杀狼的情节做铺垫;

4、见证了涂干西的成长,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5、前后呼应,使文章的叙述脉络更加清晰。

转自:“马瑞霞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