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李晓娟:《一着惊海天》
2023/4/27 10:15:02 阅读:156 发布者:
【学习目标】
1.了解这则通讯所报道的事件,感受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情感。
2.掌握通讯这一新闻题材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3. 分析消息、特写、通讯的共性及差异,把握不同类别新闻作品的阅读要领。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本文刊登于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一版,在获得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后,又获得了第23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类三等奖。
任务一——提炼要素
梳理新闻要素,可以有助于读者快速把握新闻主要内容。我们按照前面学到的知识来快速梳理一下:
任务二——发现价值
(一)前面我们学习了三则消息,一篇新闻特写,那《一着》这篇文章从篇幅看,能看出是一篇新闻通讯吗?如果是消息会集中报道什么内容?
(二)有人认为本文属于新闻特写,但在第23届新闻奖的评奖过程中,本文被定位为“报纸通讯”,你的看法呢?
明确:它报道的是新闻事件的整体(事件很完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都具备),还有细节(着重写了着舰的过程,人们的反应等等),篇幅长;如果是消息,一般只报道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不会展开叙述着舰的过程和细节。前面学过的《飞天》,作为新闻特写,一般只集中描绘一个场面或瞬间。本文记述的事件有明显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并且包含了多个场面、多个瞬间。
(三)这篇通讯引人入胜,它是怎样做到的?同学们可以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最直观的感受,也可以给出自己的评价。
完整、有序、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细腻、现场氛围浓烈、表达方式多样……
1.完整有序、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打造层次感。
2.细节营造现场感;
3.多种表达方式升华感情、深化思考
除了新闻所需的记叙,这篇通讯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显示新闻事实的重大意义和报道价值。)
任务三——对比探究
在对这篇新闻通讯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后,我们再来整合三种新闻题材的相关知识,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三种体裁的特点特质。
作为记者,在新闻现场见证着这些事件发生的时刻,也想用自己的笔把最新鲜、最具冲击力的资讯传达给读者、观众,那为什么又会有不同的体裁?在什么样的场合下采取什么样的体裁呢?这还需要我们继续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更深入地分析几种体裁的特征及内涵。
小结:通讯通常和消息搭配发布。或作为消息的后续报道,目的是将消息深入化、形象化、细节化。以满足读者的需求;通讯的主题思想比较明显,而且是用事实和形象感染人、打动人,所以常常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多种表达方式;通讯的语言比较细腻、形象,感情色彩较浓。
拓展阅读:分析今年东京奥运会苏炳添进入百米决赛,并获得第六名的消息和通讯。
找出消息的六要素;通讯在完整的叙述新闻事件的过程中,还写了哪些你想知道的或者让你难以忘怀的细节。
培养关注新闻的意识,养成浏览新闻报刊、网站的习惯,做“社会人”
作业:把“一着惊海天”改为消息,巩固新闻体裁的特点。
转自:“马瑞霞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