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日 云端研修正当时
--记广州市初中数学教师齐聚南方教研大讲堂第72场教研活动
【前言:】
四月的春天,花儿芳菲草又青,处处鸟语花香,春意盎然,南粤大地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2023年4月14日下午,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举办了主题为“同备 · 同研 · 同教云端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的第72场“南方教研大讲堂”教研活动。本场教研活动历时三个多小时,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初中数学郑锦松教研员主持。教研活动通过主题报告、课例展示、教研沙龙、专家视点等环节,深入探讨深圳市“同备·同研·同教”云端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帮助教师加深对云端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的理解,改革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整体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促进中学数学学科高质量发展。广州市初中数学教师齐聚云端,参加了本次省级“南方教研大讲堂第72场”教研活动。
(南方教研大讲堂·第72场主持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初中数学郑锦松教研员)
【环节一、专家专题报告:】
广东省深圳市云端学校龚卫东校长作《云端学校“同备.同研.同教”数学教学模式创新》主题报告。龚校长说:“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建设项目是建设高质量教研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教研骨干、解决教育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形成和提炼教育教学成果的重要抓手。学科教研基地通过构建由省、市、区、学校及学科教研员和基地校骨干教师组成的教研共同体,重在研究学科教学中需要迫切解决的关键、核心和重难点问题,有效加强教研内涵建设、深化教研机制创新、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和育人方式变革,带动地市范围学科教学质量整体提升。”龚校长表示:新时代的教育迫切需要教师从“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师单向作用中走出,它更需要师生互为推动,相互唤醒,多校立体连接,交互促进,让“云朵推动云朵 灵魂唤醒灵魂”。
龚校长说:“为探索新时代课堂教学新样态、新方式,深圳市云端学校通过实施云端课程、课堂、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行动,形成了以云端学校为总部校联结若干所入驻学校的‘1+N’云端学校共同体,将课堂教学的变革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型,打造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型数字化教育生态系统,形成了‘同备·同研·同教’云端课堂教学新模式,有效的解决了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方式的转变、学校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等突出问题,为解决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改革遇到的困难与挑战提供了可借鉴、能操作、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与做法。”他说:“云端学校开创性地创设“常态化、全学科、多主讲、直播互动+智能辅助”的新型教学模式,构建“跨校组班、多师协同、最优助学、线上与线下无缝融合、自由切换”的自主学习模式。”他从“组织制度创新,教学模式创新,云端数学课同备同研同教模式”等方面介绍了“1+N”云端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操作模式,给予我们很好引领示范作用。
(广东省深圳市云端学校龚卫东校长作主题报告)
【环节二、课例展示:】
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教育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是实现2035年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动力和支撑。更重要的是,它们为教育提供不同的生态环境,为国家教育战略的落实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变革性的思路、方法和路径。
“云端数学课同备·同研·同教模式”是以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和拓展思维,培养“四能”为目标,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云端数学课改变了师学之间互动方式,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团体协作,增强了学校间的研讨交流;基于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成为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
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传统学校有形边界和物理空间建设,在广泛性、沉浸式的智能教育学环境打造学生学习共同体、教师发展共同体、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共同体,探索面向智能时代的个性化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方式,带来了教学模式的变革--“1+N”云端教学。在这两节示范课展示中,杨老师和林老师精彩演绎“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打开了教师们的视野,促进了我们教师对教学改革,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促进中学数学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探索,让我们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课例1: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认识三角形(第2课时)》,主讲:深圳外国语学校杨玉慧老师)
(课例2: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1课时)》,主讲:深圳市云端学校林青老师)
【环节三、教研沙龙:】
在教研沙龙环节,由广东省教研员吴有昌研究员主持,研讨主题:《云端教学模式如何赋能初中数学教学》,围绕“同备·同研·同教”云端课堂教学新模式,有效的解决了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方式的转变、学校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等突出问题,为解决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改革遇到的困难与挑战提供了可借鉴、能操作、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与做法,进而推进教育信息化与数学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让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保驾护航。
(教研沙龙七位专家老师:吴有昌、李桂娟、袁智强、龚卫东、林日福、杨玉慧、林青)
通过教研沙龙七位专家教师的互动讲解,让教师们见到云端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全貌,了解了“同备、同研、同教”开展云端数学课堂教学的步骤,加深对云端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的理解。从展示中看到,云端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在新授课、练习课、教学活动课、项目式学习等各类课型上展开探索,打造各类课型精品课。教学设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重视结合信息技术如GeoGebra,大同学圈打破边界,促进主动学习。深圳市以云端学校为总部校联结若干所入驻学校的“1+N”云端学校共同体,符合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和大方向,探索实现了三个重构:教学方式重构、教学内容重构和教学流程重构。它将课堂教学的变革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型,为解决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改革遇到的困难与挑战提供了能借鉴的思路、能操作的方法和可推广的路径。
【环节五、专家视点:】
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教授袁智强作题为《动态数学软件在初中数学跨学科主题教学中的应用》专题报告。袁教授说:“中国的教育信息化正在走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高级阶段。教师数字素养是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条件。对于中小学学科教师而言,除了会使用一般的数字设备和数字软件以外,还应该掌握一些典型的学科教育数字化工具,如几何画板,GeoGebra和网络画板等等。”
相对于“静态”而言,动态教学资料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意义更加显著,它能够让初中数学课堂更具趣味性、创新性、高效性,也能够让课堂教学模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袁教授说:“动态数学软件是指生动性、趣味性、形象性、具体性较强的教学软件,它更加符合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和喜好特点。教师运用动态数学软件制作动态教学资料,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让静态化的数学知识、数学概念“活”起来,不但能够让课堂的趣味色彩更加浓厚,也能够让课堂更具创新性,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点燃,有助于学生创造思维、实践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视野得到开拓,使教学有效性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广州市初中数学教师云端教研剪影:】
本次广东省“南方教研大讲堂第72场”教研活动呈现了深圳市“同备·同研·同教”云端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帮助教师加深对云端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的理解,改革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整体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促进中学数学学科高质量发展。展望未来,正如龚校长所说:“云端学校试点工作已初步探索出一条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教师专业发展和新建校薄弱校快速提升的新路径。”
积跬步,行千里。在本次“同备·同研·同教”云端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培训中,让我们感受到了“团体协作,云端教学”的魅力,它是一种常态化、全学科、多主讲,“直播互动+智能辅助”的“云端双师”模式,有线上的主讲教师和线下的各分点课堂辅讲教师,师师教、生生学,充满活力、人性化和高度社会化的学习共同体,是集体智慧聚变的节点,是开放的、流动的、社会性的、分布的、连接的智慧认知网络与个性化发展空间。“1 +N”常态化全学科多主讲模式是所有的老师在一起形成一个结构化团队,精心备课,同媒同源,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我们的年轻老师还是老教师都得到提升,从而实现“云朵推动云朵 灵魂唤醒灵魂”的教学理念。我们相信,通过本次深圳市“同备·同研·同教”云端数学课堂教学研修学习,每位教师都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学以致用,让浓厚的数学学习氛围在师生之间自然发生!
转自:“广州市初中数学省级学科教研基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