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传统文化立自信 黄梅飘香传薪火——宝安区戏曲专项研修活动

2023/4/26 17:28:40  阅读:118 发布者:

传统文化立自信

黄梅飘香传薪火

   ——宝安区戏曲专项研修活动

戏韵悠扬 情愫绵长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对学校美育工作要求,进一步扎实推进新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落地实施,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助推我区传统戏曲文化进校园的推广普及,提高促进我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综合素养及专业发展,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开展了戏曲专项研修活动。近日,戏曲专项研修活动(黄梅戏)先后在孝德学校、凤岗小学拉开帷幕。

本次研修活动的第一阶段为黄梅戏的学习。黄梅戏是中国戏曲五大剧种之一,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曲调优美、朗朗上口;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师生们的喜爱。

弦歌不辍 芳华待灼

2023330日下午,戏曲专项研修活动(黄梅戏)第一场在孝德学校遇见堂举行,特别邀请到国家一级演员白红老师和优秀青年演员杨元老师,带领老师们开启戏曲黄梅戏学习之旅。

活动伊始,宝安区教科院戏曲教研员张文杰老师详细部署了接下来的工作任务,为各基地学校戏曲教学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鼓励老师们积极推进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促进戏曲文化薪火相传、继往开来。

接着,白老师主要从唱、做、赏三个方面提高教师的黄梅戏文化素养。教唱《天仙配》的经典对唱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让老师们掌握黄梅戏的唱腔特点,讲究戏曲演唱讲究字正腔圆,注重字头、字腹、字尾的咬字归韵,白老师生动形象的表演示范和互动,深深地吸引着在座的每一位老师,让老师们的学习兴致非常浓厚并深受启发。

|一起欣赏白老师和学员的精彩对唱

随后,杨元老师教授老师们黄梅戏的指法和步法。杨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招一式的示范着,每一项都融入细致的讲解和耐心的指导,并给予老师们充分的肯定。

最后,白红老师一边讲解跑圆场的动作要领,一边带领大家分别以慢速、中速、快速练习,一步一步地教老师们如何走圆场,还讲解了许多关于黄梅戏的艺术元素与形式,赢得了现场老师们的阵阵喝彩,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到黄梅戏的魅力。老师们不禁感叹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老师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尽显俏丽与柔美,从她们身上感受到对戏曲的那份执着与热爱。

|

砥砺深耕 教学相长

202341日下午,宝安区戏曲专项研修活动(黄梅戏)第二场在凤岗小学举行,邀请了黄梅戏教学专家白红老师和吴文霞老师授课指导。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凤岗小学黄梅戏社团的娃娃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做基本功展示,获得专家和现场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压腿、踢腿、扇腰、控腰、朝天蹬……身着练功服的孩子们有条不紊地配合着老师的节奏,完成一个个优美连贯的姿势,瞧这小身段和小眼神,无不展露出这些小小黄梅戏“演员”的专业。

|一起来目睹他们的风采

戏曲进校园,对学校教师、学生的成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弘扬中华传统戏曲文化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拓宽学生艺术学习空间,打造校园文化教育特色,让传统经典文化在校园里发扬光大。

在此次戏曲培训的身段课堂上,黄梅戏教学专家吴文霞老师教授手腕组合及云手亮相,悉心指导每一位老师。在吴老师的带领下,老师们逐渐掌握身段动作的要领和精髓,由生疏到娴熟,展现出了戏曲艺术的气质和韵味。

白红老师教授剧目《一月思念》,以剧目教学形式进行戏曲的手、眼、身、法、步,以及唱、做、念等方面的强化训练,并结合身段和唱腔对老师们进行表演指导,其精湛的专业技能、优美动听的唱腔、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深厚的教育情怀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老师。

此次戏曲研修活动,既提升了教师戏曲教学的专业知识和传统文化的技能素养,也让教师们进一步切身感受到了戏曲文化的艺术魅力。我们将奋楫笃行、履践致远,努力搭建传统戏曲与孩子们之间的桥梁,让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中华文化之花。

始终牢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用戏曲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戏曲艺术传承发展。

转自:“宝安区小学英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