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教研意正浓,携手同行话素养。
4月13日,深圳市宝安区“薪火计划”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骨干成员们来到广东实验中学,与广东省石晓芸名教师工作室、江门市新会区曾健红名师工作室、陕西省延安市广东中学教育集团的老师们共同参加“故事点亮课堂,铸魂彰显担当——基于核心素养的广东实验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研讨会”,开展了课例观摩、评课交流、专题讲座等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广东实验中学教学处闻熠主任主持。
活动伊始,广东实验中学初中部黄涛副校长致欢迎词,并从思政师资队伍、办学情况、教研成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随后,深圳市宝安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李欣庭老师表达了对广东实验中学的感谢,简要介绍了宝安区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薪火计划发展情况等。紧接着,江门市新会区曾健红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曾健红老师表达了对于扎实推进学习交流平台建设工作的殷殷期望,并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最后,广东实验中学初中部教学处闻熠主任和学生处石晓芸副主任就本次活动提出了几点要求和希望,以期能够就学科教学、学业评价、育人活动等方面深入探讨,互通有无,共建共享。
闻熠主任
石晓芸副主任
李欣庭老师
曾健红老师
- 01 -
观摩研讨,共促成长
广东省实验中学李云老师带来了九年级复习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李云老师以“坐着火车去老挝”的欢快歌曲为导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中老铁路的修建,给两国人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引用“十年中老的变化”视频,让学生感受“一带一路”十年带来的巨大变化,进而引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议题。李老师运用大概念教学法、议题式教学法等方法,通过“析大情境、知大概念、明中考方向、练中考真题”四个环节,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结构、分析思辨问题,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李老师创设书写“心愿卡”的活动,帮助学生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
课后,老师们积极进行评课活动,现场交流氛围浓厚。
宝安实验学校陈俊娴老师表示,这节课是有高度、有温度、有细节的一节课,李老师自信阳光,用心用情,是学生幸福成长的引路人。
曾健红老师指出,李老师的课堂,从情境入手,以问题为导向,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实现了“老师的教”到“学生的学”的转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延安市广东中学教育集团的师甜利老师说道,李老师的课堂令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李老师功底扎实,学生素养较高,复习课设计新颖、内容鲜活、框架清晰,推动“深度学习”教学改革,对课堂教学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的张小华老师用“大”字来概括李老师的课堂:一是大概念,通过小专题落实大概念;二是大情怀,用小故事展现大情怀;三是大覆盖,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课堂参与大覆盖,重视从“小我”到“大我”的引导。
- 02 -
聚焦素养,科学备考
深圳市福永中学陈宇笛老师开展了《以“四个抓手”助力高效备考,让核心素养在价值体悟中生发》主题微讲座。
本次讲座以理念、教研、活动、策略为四个抓手,分为“理念引领,素养立意”“科组联动,凝心教研”“创新活动,启智润心”“聚焦策略,精准备考”四个主题进行分享。讲座中,陈老师剖析育人理念,展示教研成果,分享备考经验,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生动有趣的案例分析。最后,她分享了几点备考建议与大家共勉:一要精读教材,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二要关注生活,研究热点,提高思维能力;三要明确规范,掌握技巧,加强专项训练。
广东实验中学初中部张建城老师分享了中考备考经验。
张老师从“四定、五备、六统一、七重视”几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他强调,集体备课要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定时间,要在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习题方面下足功夫,才能在备考中提质增效。科组一方面重视经验传承、合作交流、听课评课,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另一方面,重视培养学生时政素养,开展学法指导和评比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 03 -
协同育人,减负增效
下午,广东实验中学为我们带来了两场关于德育一体化建设和“双减”政策落地实施的专题讲座。
学生处刘媛媛主任以“基于生态体验观的初中德育一体化研究与实践”为主题进行了分享。刘主任详细介绍了学校德育一体化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基本内涵和德育原则。在十八年的砥砺探索下,学校历经要素优化阶段、整体建构阶段、生态体验阶段、示范引领阶段四个阶段,创建和完善了基于生态体验观的德育一体化模式,并得到了有效实践和广泛推广。
教学处张剑平副主任开展了“落实双减政策,发力减负提质”主题讲座。他从“双Z”理念成师生“共同纲领”、作业研究成双减“重中之重”、课后服务解家长“后顾之忧”、家校协同为双减“助力添彩”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该校坚持探索和推行“双减”环境下的教育教学管理措施,抓好抓实“减负”“提质”,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持续努力。
- 04 -
名师引领,命题研修
广东省实验中学谢伟彬老师开展了《基于标准的命题及其教学启示》专题讲座。
谢老师强调,一份高质量试卷要命题程序规范、试卷结构合理、质量指标良好、教学导向积极。他基于新课程标准,立足核心素养,从立意、情境、设问三个要素着手,指导教师从政治标准、育人标准、普适价值、热点问题等选择素材进行命题。最后,他建议教师一要广积粮、深挖洞;二要理清教材逻辑,建构教学逻辑;三要基于真实生活情境,以学科大概念统领教学,开展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四要设计基于能力提升、素养形成的试题和作业,强化命题的育人功能。
活动后,教师们纷纷写下所思所悟,并将秉承“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理念,把研修活动中所学的内容用于日常教学实践中。
- 05 -
结束语
教研花开正当时,同心掬得满庭芳。此次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研有所得,研有实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师们将深耕细作,潜心研究,努力打造高质量课堂,发挥好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奋斗!
转自:“宝安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