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办京渝两地同课异构活动,呈现东城科学特色研究成果
2023/4/26 16:09:46 阅读:116 发布者:
2023年4月13日-14日,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携手北京市东城区板厂小学承办了由北京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委会、重庆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专委会、中南传媒湖南省新教材公司,共同主办的京渝两地湘科版科学学科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交流活动,活动的主题为“小学科学课堂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由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科学教研员路虹剑主持。
参加此次研讨活动的领导和专家有: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宋浩志副院长;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科学教研室主任贾欣老师;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科学教研员范颖老师;中国教育学会科学分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科学教研员曹雷老师;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科学教研员邵发仙老师;北京市教育学会课题项目部陆志望主任;湘科版科学教材主编、北京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委会理事长彭香老师;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湘科版科学教材执行主编叶宝生教授;海南省科学教研员吴忠喜老师;山西省太原市小学科学教研员马乐老师;中南传媒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陈刚副总经理;中南传媒湖南省新教材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大区黄周东经理、北京大区谭胜铭经理;北京市东城区板厂小学冯雅男校长。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宋浩志副院长致辞
北京市东城区板厂小学冯雅男校长致辞
北京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委会理事长彭香女士致辞
宋浩志院长为大会致辞,欢迎各地专家、老师欢聚北京东城,共同切磋交流,预祝交流活动圆满成功,并简短介绍了东城科学学科以两个课题的研究贯彻新课改理念和要求,形成东城独有的科学教学模式,并融合传统文化开展了很多特色工作。而后北京市东城区板厂小学冯雅男校长、北京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委会理事长彭香女士、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科学教研员曹雷先生依次致辞,解析了活动主题下研究的内容;诠释了本次活动对于京渝两地及湘科版教材使用地区学术交流的促进作用;以及表达了通过本次活动对于新课标要求落地的实践工作寄予了期待,祝愿活动圆满成功。
北京东城呈现的是《昼夜的交替》一课,由北京市东城区板厂小学刘天宇老师执教。这节课以东城科学团队多年来立项的市规课题研究成果“科学创客教学模式”实施教学,以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学生首先调取生活经验构建事实模型,再基于地学现象中的四个事实逐层审视对于昼夜产生的几种猜想,通过模拟实验在不断地推理论证假设的过程中,最终通过审辨思维构建科学模型。整节课教学层次清晰,且紧扣主题,精彩呈现了东城团队的研究成果。课后教研员路虹剑老师从“科学创客教学模式”解读开始,简单介绍了东城的特色学术成果,以及该模式下本节课是如何实现课改理念要求和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最后又以东城在贯彻“双减背景下科学教育做加法”的要求,链接古诗,用科学探究古诗中描写的现象,进一步让学生用科学模型再去解释事实模型,将学生的学习推向更深层。
北京教科院贾欣老师组织研讨交流活动
北京教科院范颖老师组织研讨交流活动
东城教科院路虹剑老师组织研讨交流活动
课后分别由北京教科院贾欣老师、范颖老师和北京东城教科院路虹剑老师组织教师交流活动。贾欣老师从两地的课“同在哪,异在哪?”组织教师深入分析;范颖老师就两节课围绕的“是什么、为什么?”的不同问题假设,从思维的发散与聚合组织老师们交流。路虹剑老师从“地球宇宙、生命科学、技术工程”三个领域内容的特点出发,引导老师们聚焦技术工程领域内容应该如何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首都师范大学叶宝生教授作专家点评
北京市教育学会课题项目部陆志望主任作专家点评
湘科版科学教材主编彭香老师作专家点评
教师研讨后,专家们围绕主题,也从教师们交流中所聚焦的问题作出评析和诠释。首都师范大学叶宝生教授从布鲁姆的六个认知层次分析其所要运用的思维方法,解析高阶思维能力到底应该是什么,使老师们从理论层面更加清晰理解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应该指模型构建、审视判断、意义构建等,同时也肯定京渝两地教学,肯定东城《昼夜的交替》一课在审视判断和模型构建上实现的很好。
北京市东城区成功举办了此次研讨活动,板厂刘天宇老师的教学得到老师们认可好评,东城科学团队的研究精神和成果得到了专家、同仁们的赞许,东城区板厂小学学生的素质水平之高也令与会的领导、专家和老师们赞不绝口。东城科学团队会继续以扎实的教研、创新的科研继续践行新课标要求,落实新课改精神。
转自:“东城小学科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