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之所趋,无远弗届——青岛市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改进研讨会成功举行
2023/4/26 13:43:10 阅读:183 发布者:
【2023年第3期】志之所趋,无远弗届——青岛市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改进研讨会成功举行
PREFACE
为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切实落实新课标育人导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2023年3月10日“青岛市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改进研讨会”在城阳区第六中学举行。胶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全体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参加此次活动。
经验交流引方向
胶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于娟娟以《新时代思政课基于红色基因传承的“一主两线六环”育人模式》为主题,与全体教师进行经验分享。全面介绍胶州市创新实施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一主两线六环”思政育人模式的发展成果和发展模式:一主即抓牢课堂主渠道;两线即红色理念教育与红色实践教育并行;六环即红色讲堂、红色走廊、红色创作、红色纪念、红色剧场、红色研学。注重红色基因传承与传统文化进校园相结合,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例展示促发展
紧接着,胶州市杜村中学教师刘坤执教了《依法行使权利》一课。以“女子家门口安装监控遭邻居不满”为课堂主线,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动手查阅宪法、审视自己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师生交流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中提升学生法治意识和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行使公民权利。刘老师采用生活案例贴合学生经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整节课氛围活跃、师生互动融洽、内容生动有趣。
市北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仲伟健对刘老师的课给予高度评价: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聚焦核心素养,能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增强法治意识的同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对本课的不足之处,如深挖教材、充分设问引导学生思考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改进建议。
观摩学习共成长
观摩的教师们纷纷表示,对刘老师所设计的个性化授课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领悟,受益匪浅。
胶州市实验初级中学教师张丙圣:
刘老师创设的“生活监控”案,借助师生互动,法律知识链接,学生学的投入有效。在情境创设与学生体验上展现的淋淋尽致,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把生活化的场景引入课堂,课堂灵动有趣,学生兴致盎然。注重知识的生成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塑造。
胶州市瑞华实验初级中学教师张美霞:
《依法行使权利》一课中,刘老师选取生活情境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身边常见的监控照相的思考。顺势以“法不阿贵 绳不挠曲”、“循法而行 方能致远”、“学法立信 法之必行”三个板块一案到底,在师生和生生互动中,带领学生明确权利的界限以及维权的方式。“现场查阅宪法手册”活动,带领学生直观感受权威,让人印象深刻。
上合示范区实验初级中学教师高帅:
刘老师的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创设监控侵权问题和探究维权多样化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的时间探究和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增强守法观念的同时再落实到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用法律的慧眼来观察生活,审视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将学到的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突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胶州市胶莱中学教师高苗苗:
整节课逻辑清晰,教学环节紧密联系。刘老师采用主题穿线式的教学方法,选取生活化的典型案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在课堂探究中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
胶州市马店中学教师王慧:
刘老师的课堂采用“一案到底”的设计,课堂连贯,贴近学生,课前调查和数据分析真实有说服力,课堂设置的关于“安装监控”的不同情境,引发学生对于日常生活的反思,在思辨中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探究,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百舸争流,奋辑者先。本次活动聚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改进,为我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提供了交流共享、共同成长的平台,在交流中学习优秀经验和教学成果,提升教学水平。我市全体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将在新课标指引下,继续落实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育人任务,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推动我市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创新与发展。
转自:“胶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