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科研质量提升年】呵护生命,向阳成长——青岛市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2023/4/26 11:42:11 阅读:92 发布者:
呵护生命,向阳成长
3月29日下午,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青岛市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讨会在胶州市李哥庄中学举行。青岛各区市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及局属学校心理学科负责人、各区市初中心理骨干教师、胶州市各初中学校的心理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胶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杨志亮老师主持,采取线上线下联动教研的方式进行。
一、课例展示
崂山区实验学校的王小丹老师出示了《一起踏上生命的旅程》一课。同学们在王老师的引导下做蝴蝶拍活动放松身心,一起观看了生命周期绘本视频。在感伤的氛围中,王老师让同学们根据和视频中类似的亲人、动物的告别经历将自己的感受写下三行诗句,同学们深深沉浸在自己经历的一些和真实生命有关的回忆中。在征得部分同学同意后,王小丹老师邀请她们进行了故事分享。王老师在体察到同学们的悲伤情绪后,及时地引导大家用“扭扭棒”做成各种形状来表达自己此时的感受,然后让同学们在生命许愿卡上写下给离开的ta的一句话,最后在一首非常有生命力的歌曲中结束了本节课。整堂课充实丰满,同学们在老师的充分尊重和鼓励下进行了告别和哀伤的体验与感悟,更能理解他人和自己生命的意义。
平度市东阁街道杭州路中学的姜璐老师出示了《我的生命鱼骨图》一课。上课伊始,同学们在姜老师的指令下做了《抓与逃》的手指游戏,随后姜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生命鱼骨图的使用方法。首先让同学们按照时间顺序在生命鱼骨图上写下从出生到现在有积极情绪体验的5件事,在观看完一头象的生命周期视频后,又顺势引导同学们在鱼骨图中写出3件有消极情绪体验的事件。同学们在做完故事分享后,姜老师用“勇敢”和“信任”鼓励同学们,然后姜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了让她有积极情绪体验的一些事情,并将“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礼物”的一段话分享给了同学们。同学们从本节课中体悟到了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待生命中发生的事件,带着信心去感受事件内在蕴藏的美好,享受生命带给我们的积极意义。
二、互动式评课
两位上课老师分别对自己课程的选择和设计进行了简单的反思,入会专家和老师对两堂课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宝贵建议。平度市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吉林老师认为,《一起踏上生命的旅程》一课选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避讳的大胆突破,王小丹老师的课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面对死亡比回避死亡会感悟到更多有关生命的意义,从而不会被哀伤与离别情绪所桎梏。即墨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季晓娟老师提出一节成功心理课的标准是带给孩子在认知和感受层面上的触动,可以用爱的理念照亮孩子未来的路,王小丹老师的课在“小诗人”环节中孩子们有很多想说的话,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节课带给孩子们的触动。
姜璐老师整节课以绘制自己的人生“鱼骨图”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设计思路清晰严谨,得到了季晓娟和杨志亮两位老师的充分肯定,在绘制鱼骨图的积极和消极事件时配有不同情感基调的音乐使学生沉浸其中,并且姜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地进行情绪安抚和积极反馈,对学生予以鼓励,有助于学生伤痛的疗愈,帮助学生从自己经历的事件中汲取更多的能量,用鱼骨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给自己的生命赋能,从学生反馈的感受来看,他们也领悟到了要如何从事件中去升华自己的人生意义。
三、经验交流
胶州市李哥庄中学的薛菲老师就辅导个案《深信“人有来世”的男生的辅导》进行了分享。
胶州市实验初级中学的韩翠老师就学校生命教育的做法以《绽放生命的色彩》为题进行了经验交流。
最后,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萌老师对下午的专题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发言。她指出,生命教育是一个很广的范畴,在心理课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呈现生命教育,如何将生命现象、生理过程和生命的本质在课程中定位;生命课程与心理课程怎样更好地去融合,以及生命教育的尺度老师应该如何去把握,这都需要心理老师们对于生命有一个更丰富的体验,才能在课堂教学与心理辅导中更好地接纳与回应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
阳光的课堂,专业的案例辅导分享,精准的点评研讨,扎实的生命教育工作的经验交流,青岛市初中心理“生命教育专题研讨”活动呵护生命,阳光成长,精彩纷呈。
转自:“胶州市第八中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