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高三二轮复习第二次教研成功举行
2023/4/26 10:57:42 阅读:119 发布者:
近日,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提高复习备考质量,高中数学高三二轮复习第二次教研在胶州市实验中学成功举行,活动由高中数学教研员刘红升主持,我市高三数学教师参加。
一、公开课展示
胶州市第三中学刘冉冉老师以《数列中的奇偶项问题》为课题进行公开课展示。刘老师板书规范,站位在分类整合思想和数学运算素养的视角设计本节课,以教材为起点,层层递进,以高考真题为载体,引导学生“观察联想转化”,及时跟进落实运算,做到了梳理知识、研究方法、提炼模型、启发思维。这节课不仅让学生收获了知识,也让老师们感受深刻,起到了引领高三二轮复习微专题课模式的作用,赢得了评课老师的好评。
胶州市实验中学徐桂云老师以《试卷讲评》为题进行公开课展示。她通过对考试检测的细致批阅和学生访问,充分摸清学生暴露的显性和未暴露的隐性问题,站在知识、方法、技能等视角,进行有针对性的归类讲评,重点突破选择填空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徐老师对问题进行逐级分解,并逐个突破。通过精心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话、展示、板演等,充分活动,让思维可视的发生发展,然后适时择机指导总结提炼,在遇到难度较大题目时,引导学生注意取舍。
二、经验交流
胶州市实验中学宋加梅做了《阅卷启示》的交流分享。宋老师基于自己的经历体会,指出数列大题要回归概念,在做题中观察、猜想可得分,可通过列举几项找到其中规律,找到解题关键点,证明过程不规范,数学归纳过程不全,也可得分,也不影响第二问得分;要注意书写,做到条理清晰,规范作答,否则容易丢分;要重视运算,尤其对消元的处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解三角与三角函数大题,步骤要规范,会做的必要步骤不能省,比如交叉相乘;完全不会做的学生,如果能写上二倍角公式(或和差角公式)和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就能够得到2分的公式分;然后要回归教材定理、公理、公式等内容要掌握扎实;并且跳出题型框架,学会基本方法,提高运算能力。解析几何大题要向规范要分数,思维要缜密,步骤要细致。要灵活地将几何语言和代数语言互相转化,善于运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并且要在“算”上下功夫,要会算,巧算和敢算,最后要学会转化问题,将所证结论转化为平时熟悉的模型。
胶州市第二中学高文娟老师做了题为《概率统计为例理解教材与高考本质》的交流分享。高老师指出,高考数学会逐步加入复杂的情境,强调数学思想方法,重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倡加强对逻辑的培养。《实施路径》中明确提出:情境化试题是指提供一定的情境型材料,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凸显出概率统计的重要性。并且高老师指出概率的高考热点:1.概率运算法则的应用;2.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3.风险决策(期望值原则);4.正态分布;5.统计。并对这些热点一一解析。同时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题逐解分析,最后给出教学建议:
1.重视概念本质的理解,构建完整知识网络;
2.研究教材意图,注重知识、公式的生成过程;
3.重视课本“探究与发现”“阅读与思考”环节;
4.用好课本的例题、练习、习题、拓广探索、复习参考题、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等;
5.重视研究高考题。
胶州市第二中学马新春老师做了《学生提分的科学方法》的交流分享,马老师指出要营造高效课堂,要跟踪落实,要指导引领,具体分为:
1.丰富数学课堂内容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增加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素养;
4.加强学法指导;
5.重视学生的课下辅导;
6.考试答题卡二次批阅,关键生交流,拉近距离;
7.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加强对教材高考题的研究,天天练跟踪训练;
8.加强规范化训练;
9.加强考试技巧训练。
马老师逐一结合自身实践逐一对上述9点进行了分析与做法分享,以一模18题为例深刻地研究了多种方法,其中一种“不会也得满分”的方法引发大家对教学的深度思考。他的分享务实,极具启发性。
胶州市第一中学孙希文老师做了题为《教学本质理解》的交流分享。孙老师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他通过“一题一课”的实践展示,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师设计的问题系统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发展水平,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使身心获得健康发展。他强调:“站在高考角度解题,站在学生角度讲题,站在命题角度变题”。
三、反思总结
刘红升老师做了题为《本质理解下的教与学》的交流分享。刘老师指出在新课程新高考越来越接近数学本质的背景下,数学教学要进行三个革命:理解教材的革命、理解高考的革命、理解学生的革命。铸精解题思维,铸牢数学体系,铸实整理反思。
刘老师对一模考试数据进行了分析,从命题、解题等视角对一模试题进行了逐题分析。 提醒大家:有侥幸心理总想对题型练习、没有系统的专题复习、不科学充分的预案、模拟题比例过高、过度题海训练和考试训练等做法是低效的,是远离数学本质的,是出力不讨好的做法。他再次强调了今天的两节公开课的精髓:对错题进行归类和归因,显性问题与隐性问题充分掌握、错题有取舍、主题明确重点突出,站在“观察联想转化+运算”的视角统一“易、中、难”问题的思维本质。
刘老师建议:二轮复习要扎根专题和微专题复习,先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网络化结构化的数学体系,再对核心概念和过程进行串讲,结合大专题训练中的问题,确定关键的微专题。确定适合校情学情的科学比例,突出“高考、教材、学生”这三要素。
我们坚定信心,紧盯目标,系统推进,精准发力。
转自:“胶州高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