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万物回春时方好 正是扬帆起航时

2023/4/26 10:42:26  阅读:110 发布者:

万物回春时方好

正是扬帆起航时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物理高考复习研讨

万物回春时方好,策马扬帆再奋蹄。为进一步巩固一轮复习研究成果,提高复习备考效率,确保高考复习扎实、高效、稳步推进,充分利用多方资源和集体团队合作的智慧,2023215日下午,胶州市高三物理高考研究小组齐聚胶州一中录播室进行了“胶州市高考研究小组成果展示暨一轮复习策略交流”活动,会议由胶州市高中物理教研员刘硕主持。

高中物理教研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以研促教,以教促研,教研相长,方能构建高效课堂。首先实验中学的高文玉老师进行了“光电效应”公开课展示。高老师以光电效应视频引入,结合概念讲解定义。分析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讲解爱因斯坦提出的假设,进一步通过图像加深易错知识点的讲解。

接下来胶州一中王倩老师进行了《力学与热学和原子物理在新高考中的综合应用》研究成果交流。王老师先从2022年山东高考题切入,探讨热学与力学结合的考查方向,再溯源到2014年、1983年的高考题,让大家明白高考题可能会建立在老高考题基础上进行改编。探讨原子物理与力学结合问题,将高考题与课后习题进行对比,提醒大家重视高考题与课后习题的联系。最后强调2023年中国高考报告中提出的情景载体串联线,点出无情景不命题的高考出题特点,结合课堂教学,提出在日常命题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资源,科技,生活,以及学科融合去创设更多的情景载体。

高中物理教研

然后高文玉老师将这节课的设计思路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学案编制方面,她结合高考命题趋势,与实际相联系,在编写学案时选取一道浙江卷改编题。注重模块间融合,联系山东卷和近几年全国Ⅱ卷都有原子物理和其他模块知识融合的趋势,设计了两道光电效应与电路知识融合,入射光频率与光的折射融合的题目。课堂设计方面,结合学生学情,考虑到光电效应这部分知识与前后联系不大,学生遗忘较多,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回忆主干知识,进行基础题目练习。再对饱和电流、图像等易错点和难点,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复习,针对学生易混淆的概念和易错题目,采取对点专练,在课后题中进行全面回顾和自测,并加入与其他模块知识融合的元素,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胶州二中的石业昌老师和四中的王慧老师对高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王老师认为高老师对学生的学情了解充分,擅长引导学生,板书和知识体系的建构清晰完整,重难点点播到位。讲解光电效应实验的时候实验视频和讲解相结合,将抽象理念和实验现象相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解。石老师认为高老师思维导图对知识框架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系统的复习,五年高考题的展示让学生在复习上更有心理上的保障。老师主讲,学生副讲,教师点播,视频实验引入,补偿性知识的呈现,合理适度的总结和留白,拓展和数理方法的融合等课堂呈现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高中物理教研

最后教研员刘硕老师总结高文玉老师的公开课和王倩老师的高考题展示报告,给予高度肯定!从统一教学的育人导向,调动学生积极性、自主复习,在夯实基础上下“狠”功夫,构建物理知识能力体系四个方面给予复习建议,强调细讲,深挖,拓宽,多练是好办法,也是老办法,最后汇报了高考研究小组的后续的工作规划。

守教育之初心,尽师者之责任,努力践行新课标理念,精准把握新高考变化,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时间不止,思考不止,研究学习,高考研究小组一直在路上。

高考研究小组心得体会

——杨爽

在教学方面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活、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联,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没有自主学习,学习就没有真正发生,我们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探索实施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课时作业,设置情景化的问题,鼓励学生坚持学习(物理数学方法),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达到“乐学”“会学”“持续学”的目的。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基础的知识点、基本的题型。规范的思维习惯、规范的解题步骤、规范的审题技巧再加上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能够保证学生在考试时不丢基础分。

帮助学生构建高考所需要的基础知识、能力体系让学生把缺漏的知识弥补起来,模糊的知识清晰起来,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杂乱的知识调理起来。

转自:“胶州高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