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研•教研简报】河东区小学体育青年教师常态课阶段研讨会
2023/4/26 8:52:25 阅读:117 发布者:
2023年4月7日周五,在河东区教师发展中心举行了河东区小学体育青年教师常态课阶段研讨会,全区所有小学体育青年教师参会,会议由小学体育教研员李莹老师主持。
首先,李莹老师从态度、教学设计、课堂效果三个方面谈了谈下校听课的总体印象,对老师们取得的进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老师们能够敢于挑战不熟悉教材、能够基于课标和教材等因素进行教学设计,课堂常规日渐规范教学手段恰当、有效练习密度呈上升趋势。
随后,来自凤凰小学的李延雪和吴勇两位老师进行了《软式排球:正面下手双手垫球》案例分析,本案例是一节同课异构,两位老师通过不同地、巧妙地教学方法和手段解决了课的重、难点。接着是来自益寿里小学郭霁萱老师进行的《跳单双圈》案例分析,本节课的特色是该教师能够结合学情巧用场地和器材。第四位是来自互助道小学侯贺婧老师进行的《篮球:原地运球》案例分析,本案例是同课再上,在第一次做课完毕后,该教师结合教研员李莹老师的建议又进行第二次做课,教学效果显著。最后一位是来自第一中心小学的孙彤老师进行的《障碍跑》案例分析,虽然是一节障碍跑教材,但该教师并没有任何器材,而是利用学生当作路障,体现了学习方式的创新。
最后,李莹老师从单元与课时、知识的迁移、教法的实效、基本功的再提升四个方面进行重点强调。她强调制定计划要基于学情,教学方法的运用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和运用高效突破重难点的教学手段,教学环节要紧密相关,不跳步、回步、费步。同一项目、不同年龄(学生)、不同时段(学期)的教学内容上存在异同点。可以采用复习旧知,突破不同,达到掌握新知的效果。同时要组织形式多样、评价多元。教师要从队列与调队、教师语言(肢体语言手势)、观察与应变、教学特色等方面来提升教学基本功。
通过本次的教研活动,教师们纷纷表示在教学案例分享中学习到了巧妙地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研员的发言中进一步明确了如何指定教学设计、如何处理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如何提高教法的实效性和如何打造自身的体育教学特色。
青年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后备力量,肩负着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任。河东区小学青年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快速提升,必定会助力于河东区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蓬勃发展!
转自:“小学教研在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