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地市报道丨丽水松阳:优质资源分享 教育均衡发展——记陈志强、叶军特级教师工作室联合送教活动

2023/4/25 17:39:13  阅读:118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松阳小科 ,作者松阳小科

优质资源共享  教育均衡发展

——记陈志强、叶军特级教师工作室联合送教活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下达跨地区教共体结对学校及帮扶民生实事任务的通知》,安吉县天荒坪小学与松阳县赤寿乡中心小学结成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结对学校。天荒坪小学利用自身优势,在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教学质量监控、文化建设、学生管理、资源共享等工作中指导帮扶赤寿乡中心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开展科学教学研讨活动,学习名师的开阔视野及理念,将优质资源进行共享,让各地学校教育得到均衡发展,420-21日,陈志强、叶军特级教师工作室联合送教活动在松阳县赤寿小学如期举行。浙江省特级教师叶军、丽水市小学科学教研员陈志强特级教师、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员阮翔老师、松阳县小学科学教研员何慧盈、松阳县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学员参加活动。

赤寿小学  

松阳县赤寿乡中心小学始建于1906年,是一所百年老校,历史悠久,英才辈出。学校占地面积10342平方米,建筑面积4487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4000平方米。教学楼、综合楼、学生餐厅、师生宿舍、综合楼各一幢。建有音、美、体、舞蹈、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等专用教室。共有12个教学班,学生365人。学校拥有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在校教师34人,现有省教坛新秀1人、市学科带头人2人、市教坛新秀12人,市教坛新苗2人。

420/上午  

第一节课由松阳县樟溪小学姜宗和老师带来《产生气体的变化》。姜老师以厨房里的物质导入,以学生前概念为学习起点,唤起学生对于物质特点的观察与描述,渗透严谨判断的习惯。通过资料阅读、信息交流、推理论证等多种方法发展科学的物质观,最后拓展环节,围绕二氧化碳气体与人类有什么关系而展开,光合作用、自然净化、物尽其用、造福人类,科学思维层层进阶。

第二节课由安吉县孝丰小学高敏杰老师带来《热在水中的传递》,高老师用丰富的教学经验、灵活的应变能力及扎实的基本功,让课堂充满无穷的魅力。通过一个“见面礼”小游戏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好奇,在探究过程中又巧用木屑,同学们亲眼看到加热过程中水的流动,对热水、冷水的循环熟记于心。最后通过暖气片、空调的位置将本节课内容活学活用。

接着,在浙江省特级教师叶军的引导下,听课老师对上午的两节课进行点评,大家畅所欲言,既有自身收获与启发,又有对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研讨氛围浓厚。

特级教师叶军在研讨后还作“‘实践·理解·迁移’的学习活动设计”专题讲座。他指出,科学教学首先是实践,让学生手脑并用,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在探究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内容的深度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迁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三者关系中,实践是基础,理解是核心,迁移是目标。学生的实践过程应该是主动参与,主动观察的过程。教师在主动学习中应该建构概念,学以致用。

420日下午

第一节课由青田县高湖镇小学周笑莹老师带来《电和磁》,她围绕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结合教材和学情,以现象到猜想再到寻求证据的设计脉络,把原本的验证性实验转变为发现式、探究式活动。探究环节重在突出“怎样证明用电产生磁”这一难点,借助学生多种实验器材,引起学生的好奇与兴趣。整节课教师只引导和提供实验材料支架,把开放思维的机会和空间都交给学生,在充分的探讨和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达成学习目标。

第二节课由安吉县第二小学蒋颖老师带来《热在金属中的传递》,从摸金属棒引出“热量是如何传递的“关键性问题,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实验器材准备充分,为学生的实验提供了指向,给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也为他们创建阶梯和平台,将学生的思维从点引向面。蒋老师在实验中使用感温油墨、电子温度计等多种方法,使看不见的“热”转化为看得见的“现象”,化抽象为具象,帮助学生理解热概念。

两节精彩课堂之后,在陈志强特级教师的指导下所有老师集中坐在教室,纷纷讲述了一系列听课过程中自己的困惑,上课老师也及时进行解答,探讨氛围浓厚,执教老师和评课老师在讨论中逐渐解决了自己内心的困惑。

421日上午

第一节课由松阳县赤寿小学潘伶丽老师执教《认识星座》,潘老师在充分调查学生对星座认识的前概念后引出星座概念和北斗七星,将“建立”和“改进”北斗七星模型两个探索活动整合成长时间建模活动,学生通过模型进行观察与想象,实现“平面到立体,立体再到空间”的思维进阶,借助创新的教具给学生带来深深震撼的同时,使学生对宇宙的空间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二节课由安吉县第二小学的蔡文娟老师带来《点亮小灯泡》,先让学生独立架构“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再用图像呈现点亮的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亲历检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概括成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整个探究过程,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前概念,关注原创想法,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专家引领共研讨,思维碰撞明方向。两节课后,上课教师阐述了自己的设计意图与教学反思,随后其他老师各抒己见,结合教学经验与授课教师展开关于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的交流,研讨现场启迪广袤思维,点燃无穷智慧。

叶军特级带来《怎样上好科学课》的讲座,通过几个经典案例及不同学习方案的比较,指引老师们从学生自主角度、探究能力发展、科学思维发展角度出发,精心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亲历体验、遭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思维提升。

421日下午

松阳县古市小学的叶莉老师执教《太阳系大家庭》,叶老师注重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架构,通过让学生阅读资料,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形成认知冲突,从而推翻前概念,重塑太阳系大家庭。在老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在探究活动后充分交流观点,碰撞思维,提升素养。叶老师攻克了科学文本课这一壁垒,真正做到了把科学课堂还给学生!

在对叶莉老师的课堂及科学文本课的学习活动设计进行精彩交流与探讨后,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小学科学教研员、嘉兴名师阮翔老师为我们带来《学科素养目标的学习活动设计》讲座,以中央电视台关于月食的报道,引出对学习活动设计的交流,从活动目标、学生参与、活动实施和交流探讨四方面进行详细探讨。阮老师提出,活动是“学为中心”课堂的标志,承担着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重任,鼓励老师们思考活动设计的深度与广度,给活动赋予更多科学素养目标,提高自己对科学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听课教师细心捕捉着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

本次帮扶之行,思维在课堂中碰撞,思考在交流研讨后启发,两校本着“共研、共进,齐谱教育共富新篇章”的原则,乘着跨地区教育共同体集中帮扶活动的东风,使教育资源真正跨越地域阻碍流动起来,积极发挥两校教共体优势,共谋教育新未来!

来源:松阳小科公众号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