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渝两地湘科版科学学科教学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2023/4/25 17:31:55 阅读:135 发布者:
京渝两地教学交流活动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小学科学教研员路虹剑主持活动
2023年4月13日-14日,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携手北京市东城区板厂小学承办了由北京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委会、重庆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专委会、中南传媒湖南省新教材公司,共同主办的京渝两地湘科版科学学科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交流活动,活动的主题为“小学科学课堂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由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科学教研员路虹剑主持。
与会专家和领导
参加此次研讨活动的领导和专家有:北京市教育学会课题项目部陆志望主任;北京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委会理事长彭香老师;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科学教研员曹雷和邵发仙老师;北京市教科院小学科学教研员贾欣和范颖老师,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叶宝生老师,以及活动承办方东城区教科院及板厂小学相关领导。
活动现场教师开展同课异构
课堂中学生在为房屋设计照明电路
课堂中学生在模拟昼夜的交替
现场参加活动的老师有北京、重庆和海南三地各个区县的教研员和老师,及首都师范大学科学专业本科生,共计230余人。同时,使用湘科版教材的全国各地科学教师也通过网络形式观摩此次活动。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宋浩志副院长致辞
北京市东城区板厂小学
冯雅男校长致辞
北京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委会理事长彭香女士致辞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科学教研员曹雷先生致辞
首先,由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宋浩志副院长致辞,宋院长欢迎远方客人来到北京东城,预祝交流活动圆满成功,并简短介绍了东城科学教研员以两个课题的研究贯彻新课改理念和要求,形成东城独有的科学教学模式,开展了很多特色工作。而后北京市东城区板厂小学冯雅男校长、北京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委会理事长彭香女士、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科学教研员曹雷先生依次致辞,解析了活动主题下研究的内容;诠释了本次活动对于湘科版教材使用地区学术交流的促进作用;表示应进一步加强科学思维的训练与培养,并祝愿活动圆满成功。
《昼夜的交替》
北京市东城区
北京市东城区板厂小学刘天宇老师执教
北京市东城教研员路虹剑说课
重庆市万州区
重庆市万州区王牌小学练登杰老师执教
重庆市万州区教研员李达平说课
《动物与环境》
北京市石景山区
北京市石景山区电厂路小学李梦老师执教
北京市石景山区教研员杨春利说课
重庆市大足区
重庆市大足区海棠小学邓平老师执教
重庆市大足区教研员赵祖莉说课
《安装房屋照明电路》
重庆市渝中区
重庆市渝中区巴蜀小学孙元利老师执教
重庆市渝中区教研员汪涛说课
北京市通州区
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小学科学教研员沈文炎老师执教
北京市通州区教研员曹春浩老师说课
活动中,北京、重庆两地6位教师对《昼夜的交替》《动物与环境》《安装房屋照明电路》3课进行同课异构, 每节课后都由指导本课的教研员围绕主题进行说课交流,更全面清晰且深入地向与会的专家、老师们展现各自团队对高阶思维能力的理解,以及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所使用的策略。
北京东城呈现的是《昼夜的交替》一课,由北京市东城区板厂小学刘天宇老师执教。这节课以东城科学团队多年来立项的市规课题研究成果“科学创客教学模式”实施教学,以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学生首先调取生活经验构建事实模型,再基于地学现象中的四个事实逐层审视对于昼夜产生的几种猜想,通过模拟实验在不断的推理论证假设的过程中,最终通过审辨思维构建科学模型。整节课教学层次清晰,且紧扣主题,精彩呈现了东城团队的研究成果。课后教研员路虹剑老师从“科学创客教学模式”解读开始,简单介绍了东城的特色学术成果,以及该模式下本节课是如何实现课改理念要求和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最后又以东城在贯彻“双减背景下科学教育做加法”的要求,链接古诗,用科学探究古诗中描写的现象,进一步让学生用科学模型再去解释事实模型,将学生的学习推向更深层。
贾欣老师组织研讨交流活动
范颖老师组织研讨交流活动
路虹剑老师组织研讨交流活动
三节课后分别由北京市小学科学教研员贾欣、范颖老师和东城教科院路虹剑老师组织教师交流活动。贾欣老师从两地的课高阶思维培养“同在哪,异在哪?”组织教师深入分析;范颖老师就两节课围绕的“是什么、为什么?”的不同问题假设,从思维的发散与聚合组织老师们交流。路虹剑老师则引导老师们聚焦在技术工程领域如何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现场老师们交流
讨论中京渝两地的老师们不仅从两地研究方向和特点继续阐释本地域教学的思想、方法和策略,也会就听课中认为存在的不足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更多的还是两地教师以学习的心态欣赏对方的教学设计与闪亮之处。在老师们的碰撞中也体现出教师们多角度深入地审视问题的思维水平。
陆志望主任作专家点评
叶宝生教授作专家点评
彭香老师作专家点评
曹雷老师作专家点评
贾欣老师作专家点评
邵发仙老师作专家点评
海南省科学教研员吴忠喜老师作专家点评
山西省太原市科学教研员马乐老师作专家点评
教师研讨后,与会的专家围绕主题,也从教师们交流中所聚焦的问题作出评析和诠释。陆志望老师指出生命科学领域的许多研究要更加关注儿童的已知,要开展基于儿童真实生活的学习活动,凸显活动的综合化、项目化、模块化,打破课堂四十分钟的疆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行动决策能力,以体现马扎诺的学习认知分层理论。叶宝生教授则从布鲁姆的六个认知层次分析其所要运用的思维方法,解析高阶思维能力到底应该是什么,使老师们从理论层面更加清晰理解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应该指模型构建、审视判断、意义构建等,同时也肯定了京渝两地教学。其他与会专家则从课改方向和要求、现状与理想、教学策略与目标等维度,剖析了我们的追求与困难,策略与方法,建议老师们还是应该基于40分钟课堂教学,权衡利弊,选择性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并制定合理可高效达成的教学目标。
曹雷老师做大会总结
范颖老师做大会总结
一天半的交流研讨活动在两市教研员曹雷和范颖老师的总结中落下帷幕。在“高阶思维能力培养”为主题的这次交流研讨活动中,老师们用课堂教学呈现了新课标理念如何落地于课堂教学,并在研讨中促进湘科版教材的修订工作更加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同时,所有与会者都深深感受到这样的异地交流活动非常有意义、有深度、有实效,纷纷表示异地教学交流研讨活动要作为一个传统,定期开展下去,并不断壮大队伍,让全国更多使用湘科版的地区都加入进来,聚成一团火,照亮新课程、新教材探索研究的前行之路!
来源:北京市小学科学公众号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