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新又走心 育人更润心 | 人民小学道德与法治校本教研
2023/4/25 16:18:08 阅读:108 发布者:
走新又走心 育人更润心
人民小学道德与法治校本教研
深耕精研,行稳致远。为更好研读、实践新课标,扎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持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不断增强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学校加大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研修力度。通过积极搭建学习平台,组织丰富扎实的活动,学校形成了良好向上的教研氛围,老师们同思共研共成长。
一、团队研修 课堂实践
为使学校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对教材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研组以“精准定位,增效提质”为主题,围绕六下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防御自然灾害》展开集体备课,共同研磨,并邀请到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丁为群老师为课堂问诊把脉。
深耕教研春预放
王优优老师从团队研磨中汲取设计精华,通过课堂实践多重检验,反复推敲调整,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从一条天气预警信息入手,从生活走入课堂,激发学生探究各种自然灾害如何防御的兴趣。课堂中让学生填写安全盾牌、雷雨情景模拟、自主宣讲抗灾减灾产品等等,防御自然灾害的各种小知识无声流淌于各个小细节中,润心无声。最后板书形成一个“安全”的“安”字,让安全意识更深入人心。
经历多次课堂研磨诊断再出发,王老师在课堂中都较好地处理了教材儿童的课堂生活和教室儿童的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链接学生的生活资源,激发情感,促进学生的有效体验,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认识有了新的提升,有了进一步的成长。
二、备课说课 时政述评
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深化教师对教材、对教育、对思政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发挥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学校道法团队对此展开了研究探索。
邵楠老师以六年级下册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二课时《科技改变世界》为例,从思考起点、目标定位、教学流程、特色追求等四方面内容进行说课。先以重温科学精神链接学生前认知,通过探问科技史的驱动性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分层自主探究,感受科技如何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逐层思维进阶,实现自主学习。接着,借助制作中国名片,充分感受祖国各领域的辉煌成就,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继而将科技烦恼生活化,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辨析科技利弊中形成辩证思维。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邵楠老师进行了题为《骑好这辆自行车》的时政述评,生动形象地将“总体国家安全观”与“骑好自行车”的要领进行类比,讲述了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中国在前进,每个人都会为骑车前进的主力军。只有自觉接受国家安全教育、从小树立国家安全意识,才能让中国这辆“永久”牌自行车行稳致远、长治久安!
三、作业设计 阐述答辩
在“双减”背景下,如何让《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更高质高效,是我们本次研磨的主要目标,以往的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随意性强,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反馈等,难以有效发挥其育人价值。
王优优老师就五年级下册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二课时《保家卫国 独立自主》进行了作业设计。通过一次建构、二次重组,确立以“新中国重返联合国大舞台的台前幕后”为主题进行课后深度探究研学。从“长路漫漫探历程”、“人心所向话不易”、“登台亮相展雄姿”三个板块进行纵深研读,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力求在作业设计中体现2022道法课标的新理念,实现操作的可行性,同时又不失创新性。
阐述答辩时,王优优老师从作业设计的切入点、作业设计的闪光点、作业设计的有效点和作业设计的后续跟进这四方面进行阐述,以“点亮式”特色,即“爬坡式”、“生活化”、“培植式”三个理念亮点为作业注入新的内涵,赋予新的生命,促进他们热爱、主动作业,从而获得最优的发展。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精准定位,提质增效。在集体的努力下,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立德树人之路会越走越宽,越来越明朗。教研组将继续努力,共同绘就人民小学思政教育的美好蓝天。走新又走心,育人又润心,我们一直前行在追寻这一目标的路上!
转自:“椒江区小学道法与地方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