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领成长
以“培”助长 蓄力前行
2023年4月12日-13日,小学科学省级工作坊举行了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同步在线培训活动。本次活动聚焦《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深度解析项目式学习的学科实践理论与典型案例,助力小学科学教师深度理解和准确把握课程理念。张店区小学科学教师进行在线学习。
4月12日
专家李中国教授致辞
会议开始,由山东省小学科学省级工作坊课程指导专家李中国教授致开幕词。
李教授祝贺了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并指出:今年,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激发青少年学习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探究欲,培育他们具备科学家的潜质。总书记的讲话翻开了基础教育科学全新的篇章,给了全国教育科学工作者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同时,李教授也介绍了本次活动给大家提供一个讨论的机会,凝聚对项目式学习的共识,有助于提高我们教学的自觉性和水平,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承办校雷鹏校长致辞
雷鹏校长对广大与会人员及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了热烈地欢迎,并且详细介绍了本校的发展历史、发展状况、发展成果,阐述了学校办学理念,表达了未来的展望。
连玮 《玩转光线》
课堂开始,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抛出疑问,引起了学生思考,通过感受激光笔光线变化的活动激起学生探究欲望。随后引导学生明确产品设计的步骤,聚焦主题“玩转光线”。连老师以“打靶挑战赛”的形式设置了三个主要活动,生动有趣,层层递进。
学生在“玩中学”,通过一系列活动掌握了科学知识,形成了科学概念。
代晓 《制作简易小乐器》
在本节课,代老师通过设置情境的方法导入,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聚焦了主题“制作简易小乐器”。课堂中,教师让学生先明确了任务和提示,然后进行乐器的设计和初步制作,完成后分组展示并听取了同学的建议。展示后每组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完善了各自的作品,并进行了再次展示。
最后,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过程明确一个项目进程,并且布置了拓展任务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学生经历了“猜想—设计—验证—完善”的活动过程,养成了科学习惯,培养了科学思维,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
陈璐 《做魔镜》
课堂伊始,陈老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采用魔术表演的方式导入新课。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整节课“游戏”引领了整个探究过程,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及时渗透方法指导。
整节课的设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会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和技能,在制作魔镜时初步建立科学观念。理解基本科学知识的同时,发现和提出生活实际中的简单科学问题。
王春晓 《展示魔镜》
王春晓老师的《展示魔镜》,导入环节很有视觉冲击力,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课程趣味性浓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王老师设计的展示环节生动,让学生讲的更精彩,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
王老师总结项目式学习包括:选择项目、设计方案、完成项目、交流展示、评价改进等环节。让我们更加深入地学习项目式学习的内容。
胡海涛 《例谈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胡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了项目式学习。他带领我们从:什么是项目式学习、项目学习的界定、项目化学习的特点、项目式学习的分类、项目式学习的六个设计维度如何选择好的项目、如何设计项目式学习、如何实施项目式学习,以及教师在做出项设计时需要遵循这样几个原则、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与职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讲解,让我们受益匪浅。
吴鸿哲 《设计搭建一座桥》
本课题为项目式研究课题,共分为五个课时。吴老师为我们展示的是第四课时,让学生搭建模型并进行交流展示。本节课,吴老师先为学生从设计概念和计划、材料使用、工程质量、合作与沟通、创新五个方面进行了讲解,然后由学生自主合作设计并制作桥梁。制作完成后,各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桥梁特点和设计意图。本节课,吴老师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思维和合作能力。
李建梅 《案例解读项目式学习》
李建梅老师从对项目式学习的认识、如何开展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精典案例、参与项目式学习体验、项目式学习带来挑战五个方面展开,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解读。李老师通过分析国内外项目式学习现状、项目式学习特点、项目式学习与其他学习方法的比较、学校和教师应该如何开展项目化学习等方面,为我们梳理了项目式学习的环节、如何选择和设计驱动性问题,为一线教师对项目化学习的理解提供了帮助。然后李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四个项目式学习的案例解读并分享了参与项目式学习体验和带来的挑战。通过李老师的分享,使我们对项目式学习的理解更提高了一个层次。
王梅梅 《玩镜子》
王梅梅老师执教的《玩镜子》一课,是项目式学习《光与镜子》的第二课时。该项目式学习从生活中玩镜子游戏发现镜子反光为驱动性问题,让学生发现光和镜子能发生密切联系,然后让学生通过完井字的方法去进行探究,对学生进行跨学科知识渗透,最后通过展示作品等进行知识技能迁移。《玩镜子》这一课,王老师从看不见字的纸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然后通过让学生玩一面镜子、两面镜子、三面镜子发现镜子的奥秘。本节课,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镜子的奥秘,为后面课程打下基础。
4月13日
高生 《给蜗牛建个“家”(第一课时)》
高老师把给蜗牛建个“家”这一大内容分解为“蜗牛是怎么爬行的?蜗牛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蜗牛是如何运动的?”等问题,通过把大问题分解为梯度问题,学生分享与视频讲解相结合,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最后引出为蜗牛设计一个家这一活动,为第二课时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范明刚 《给蜗牛建个“家”(第二课时)》
首先范老师让八个小组把蜗牛的家设计图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设计图,再让被选出来的小组上台介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计,这一活动设计学生积极性非常高,整个课堂气氛热烈。随后范老师出示蜗牛的家需要的条件,小组对于设计图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并对制作的蜗牛的家进行完善,在此过程中,范老师出示了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真正做到了教-学-评的统一。
范明刚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
讲课结束后,范明刚老师给科学老师们做了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讲座。范老师从项目式学习的背景、画像、内容、设计、实施五个方面入手,理论结合实践,清晰明了的指出了项目式学习的要点。
郝洪梅 《从传统学习到项目式学习的嬗变》
郝老师分别从本位变化,主体变化,组织变化,地点变化,深度变化,评价以及方式变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述。她利用一一对比的方式,比如,传统的学时是知识本位,项目式学习是素养本位,简明扼要的让大家看到了传统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区别,而且使用了客观的科学数据证明了项目式学习对学生知识学习的有利之处,让科学老师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了项目式学习的优点以及长远意义。与此同时,郝老师更加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合作,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以及交往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
2
3
李中国 《项目式学习的内涵解析与实践策略》
李中国老师的讲座名称是:《项目式学习的内涵解析与实践策略》。李老师在他的讲座中,从项目式学习的构成要素,项目式学习的特征等方面给老师们做出了简单明了的阐释。李老师在讲座中提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关键,要求老师们能够利用真实的生活情境,思考并巧妙提出驱动型或引发性问题。与此同时,李老师的讲座浅入深出的给老师们讲解了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给老师们的学习与实施提出了意见与建议,为老师们的项目式学习的再思考与项目式学习的课堂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范明刚 《勇做项目式学习的探索者》
最后,范明刚老师,使用《勇做项目式学习的探索者》给这次培训活动做了总结,对老师们的学习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大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活动掠影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止。张店区小学科学教师在教研员张苗苗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观看学习。
转自:“张店小学科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