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青大物理硕士研究生课程:《物理教学设计与实施》第一讲——“解决具体问题的工具——探究模式”授课简讯

2023/4/25 14:05:19  阅读:76 发布者:

为了提高青年教师预备队伍的教育教学素养,2023412日下午,2022级研究生课程——由青岛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青大物理教育学业导师团团长、青大硕士生导师王㺸老师主讲的《物理教学设计与实施》第一讲“解决具体问题的工具——探究模式”,在青岛第六十三中学进行。

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物理教育系2022级全体研究生参加听课学习,青岛第六十三中学范明星校长、王坤主任以及学校物理工作室部分青年教师出席了此次活动。活动由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中心组核心成员、学科课题组、档案组组长青岛第六十三中学葛雪梅老师组织和主持。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而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程序和方法策略。王老师为我们系统地讲述了教学模式的组成: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由诸多因素、部分组成的复杂系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在一个主模式的背景下,各个教学环节应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应用不同类别的教学模式。其中探究模式就是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的核心,这是一类专门用于解决各种具体学习问题的教学模式。

三个多小时的时间,王老师细致深入地讲述了探究模式的种种。从整体上来看,探究模式作为一种中介,具有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可以承接背景模式和整体模式,还可以为后续的微小问题串做铺垫。学习完该部分内容使我们对教学设计的整体框架更加清晰明了。王老师还为我们讲述了探究模式的由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中归纳得出,另一种是将教学思想、方式、理论等演绎成为模式。根据不同的探究内容,采取不同的探究模式,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青岛市的四百多种探究模式是由王老师带领的青岛市初中物理团队历经28年的研究而来,今天王老师为我们一一举例展示不同类型的探究模式,使我们收获颇多。

青岛大学学科教学2022级研究生课程教学学习感悟

胡尚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对物理学科的教学模式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教学模式作为“桥梁”,可以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好的教学模式作为课堂的行动指南,能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效率。王老师从教育教学理论、科学哲学方法的等多个角度讲授了探究模式的构建,对不同模式详细讲解并举例说明。这种分类方法更加突出了各类模式的特点和内涵,利于教师恰当地选择教学模式。最后学习了探究模式之间的多种组合方式,如串联式组合、榫卯式组合,实现探究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丁竹青:

首先,自从开始阅读中学物理教育的相关文献,由于没有对“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实践”等相关的概念做实际界定,我一直是把这三类内容归为一类,认为这三类都是教育实践领域的内容,是对教学实践的探索。但通过王老师的讲解,我明确了教学模式对于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教学模式联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是两者之间的重要阶梯。对缺乏经验的新手教师而言,教学模式是极为重要的工具。通过学习并领会教学模式,新手教师可以对“如何设计一堂课”迅速上手,这给了新手教师们极为便利的抓手,能够使新教师们更好地掌控一堂课。教学模式的提炼和推广,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通过具体教学模式的学习,我感受到“勤于思考”对教师的重要性。在我们本节所学的教学模式中,有从历史中感悟而来,有从科研中总结而来,也有将理论落地形成,可以看出教学模式的提炼来源非常广泛。这对新手教师乃至师范生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醒我们要勤于思考,多想想所面对的事物和素材能否应用到物理教学实践中,能否从中提炼模式指导日后的教学实践。

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初步学习,我找到了新手教师从01的途径,相信通过对各种教学模式的学习,我将对教学有更深入的理解。

何欣:

很荣幸能有此机会来到六十三中参加王老师主讲的《物理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生课程。王老师一开口,就能感受到他的激情和他对教学的热爱。

在课程刚开始时,王老师说了优秀教师必须要做到两点。第一,要设计好课,即做好教学设计;第二,还要将课程设计“演”出来并且要“演”得好,即做好课程实施。想要成为一名优秀得教师,这两点缺一不可。

而面对当今存在的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王老师用他的研究成果向我们展示了适用于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将其作为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可轻松将“高高在上”的教学理论置于实践中,解决脱节问题。

沙柏辰:

在青岛第六十三中听取王㺸老师关于《物理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课程。在这节课中,王老师主要从教学模式的角度进行了讲解。在现代教学论中存在三个层面:上位的教学理论,中介的教学模式和落地的教学实践。教学模式的功能就是连通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在教学模式中着重介绍了探究教学模式,并且破除了传统观念中教学辅助环节不能通过探究教学的错误观念。探究模式的建构根据采取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归纳型和演绎型探究模式,并且还可以细分为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各个探究模式之间可以通过“复制式”“串联式”“榫卯式”以及“套箱式”组合的方式进行组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使用最适合的教学模式,实现课程各环节的最优化设计,从而组合成为优化的课程设计。

孙晋:

本节课的讲授使我深刻的明白了教学的组成,一节好的教学离不开方方面面的努力,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肚子里的“墨水”应该是学生的好多倍起步,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谨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基本原则,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不同,有选择的在同种或者多种教学模式间进行综合考量,最终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青岛市现阶段成熟的教学模式“四层五环节教学法”,以“整----测”为每节课的教学进度指明方向,有利于新手教师更好更快的度过成长过渡期,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总而言之,我从本节课的学习中明确了未来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王菲:

这堂课令我感受颇深。首先王老师带领我们思考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物理教师才是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过去我们可能认为能讲好课就称得上优秀,但实际上这种认识过于片面,因为讲课的前提是设计课,也就是说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需要具备两点,一是能够进行优化的教学设计,二是能够将设计好的课讲出来、演出来。但如何设计好课呢?这就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而非凭经验教学,但教育理论晦涩难懂,教师又该如何应用到教学中,这也就是课程的重点内容:教学模式,将深奥的教学理论翻译为浅显易懂的教学模式,教师就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后面王老师又讲解了一类典型的教学模式——探究模式,在他的介绍中,我们看到仅这一类模式就包含若干类型。我深刻感受到自己理论知识不足,在日常学习中需要拓展深层次理论研究。

王筱妍:

在学校的组织下,有幸到六十三中听了王老师的课,感受颇多。

第一节课老师主要讲了探究模式,主要包括什么是探究教学,探究模式有哪些以及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在每一个探究模式下面都会有一个例子,让我对于这些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许多的探究模式非常具有创新性,利用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建构探究模式,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融入物理课堂,更加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最后,王老师把各类探究模式融合,使得各种探究模式融会贯通,更加灵活多变,富有生命力。

叶素萍:

听了王㺸老师的“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第一讲对我有很深的感触,这一讲主要讲授了教学模式这个“桥梁”,对于课堂教学设计,我们更多的是用经验来指导我们设计课堂教学,经验为什么好,好在哪,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同时,缺乏教学理论指导的经验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是非常低效的,而掌握一定的教学模式,能够把自己的经验和教学理论知识变成可以掌控的模式方法,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张栋林:

十二日下午,至青岛三十六中学聆听王老师《物理教学设计与实施》课程,受益良多。王老师指出,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不仅要会设计课程,更要会实施课程;进行优化的教学设计以弥补经验式教学的效率低下,用优化的教学模式解决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的问题。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老师用教学经验构建多种归纳型探究模式,用教育教学理论体现的各种教育思想、科学哲学方法建构包涵的各种思维方法、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建构包涵的激情元素、心理学效应、成语中的传统智慧等元素建构出了多种演绎型探究模式。并对各种教学模式运用教学案例加以说明佐证,为我们这些新教师设计教学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借鉴意义。

张依婷:

四月十二日下午,有幸借助青岛大学的平台,听了王㺸老师的课,王㺸老师用二十八年的经验提出“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在这三个小时的时间内,王㺸老师介绍了第一讲“解决具体问题的工具——探究模式”,令我受益匪浅。

王㺸老师从教学模式、探究教学、探究模式、探究模式的建构、多样化探究模式举例、探究模式之间的组合、探究教学的最优化设计六个方面介绍,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如何进行优化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为中介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进行优化,实现理论指导实践。身为师范生的我们需要用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在实际教学中构建对应的教学模式,更好的完成教学实践。

通过这一次机会的学习令我收获很多,十分期待下一次聆听王老师的课。

邵萌萌:

本学期开设研究生课程《物理教学设计与实施》,很荣幸能得到王老师的指导,课程第一讲王老师聚焦在探究教学模式。通过学习,我了解到许许多多的教学模式,比如假说—检验、猜想—反驳两种探究教学模式,认识到古代科学家以及心理学效应对教学模式的启示。王老师结合课例,生动形象的让我们在学习理解这些模式的过程中有了具体的参考和联想,启发我们要深入思考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应用,不局限于新授课,更可以在复习课、习题课加以应用,并通过串联式、榫卯式等形式,将多种教学模式灵活应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我对青岛物理文化派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期待下一次的学习!

青大物理科学学院2022级教育硕士研究生班

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

2023414

转自:“青岛市初中物理微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