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新课堂,那群孩子学得欢——包河区小学语文“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教学观摩研讨会

2023/4/25 14:03:22  阅读:133 发布者:

春之美,在于生机与蓬勃;学之美,在于发现与探索。2023414日下午,包河区小学语文“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专题研讨活动在合肥市华山路小学顺利开展。参加活动的有包河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张燕校长、华山路小学童友琴校长、朱宗影主任和来自师范附小的傅洁主任,以及包河区教师代表。本次活动由童友琴校长主持。

本次研讨活动通过观察课堂、教师说课、现场互动以及专家点评的形式,帮助一线语文教师更新教学理念,研究新课改下的学生状态,为推动学校落实新课标、提升教学水平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首先由师范附小三小的张敏老师为大家带来一节童趣十足的《小马过河》,张老师基于二年级学生的学情,根据童话故事的情节,创设有趣的讲故事情境。在课堂中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读故事,如师生对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和小组互助合作的形式进行分角色朗读,一边表演一边读出对话的语气,学生兴致盎然地读故事。在讲故事环节,张老师给予学生学习的支架,告诉学生可以看课文讲故事、用词语讲故事、利用配音讲故事,四人小组合作练习,整个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在读对话、讲故事等活动中不知不觉学会了很多语言经验,落实了语文要素,促进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二节课例展示是来自华山路小学的江丹老师的《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基于单元整体进行的课堂教学,内容是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江老师通过创设“走进神州大地”、“参观神州节日桥”、“探秘神州汉字乐园”、“逛吃神州美食街”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入情入境,了解关于神州大地的地域文化、节日文化、汉字文化和美食文化,并通过解锁不同纪念卡片增强课堂趣味性。学生跟随老师的步伐,徜徉在识字写字的乐趣之中,进一步了解到“同一偏旁可以表示同一事物,不同偏旁也可以表示同一意思”的学习内容。整堂课江老师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听、说、读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一个自由、宽松的课堂气氛围中学习。

随后两位老师就自己的设计分别进行了说课,张老师以讲故事为主要情境设计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孩子在第一课时就学会了讲故事;江老师用情境卡片贯穿整个教学,抓住文本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识字任务中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 

现场互动中听课老师对两节课给予了高度的赞扬,称赞这群二年级的孩子会思考,乐学习,肯定了两位老师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语文思想方法的深度融合,课堂设计有创意、有思考、有想法,既激发了低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又带领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学习语言和汉字,积累语言经验,形成语言规律。

活动最后,华山路小学的朱宗影主任、师范附小的傅洁主任和包河区教研员张燕校长对两位老师的课作了点评。

朱宗影主任强调,两节课中学生都主动学积极学,求知欲强,令人欣慰。两位老师都紧扣“积累”与“梳理”:一是积累语言材料;二是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引导学生发现构字规律、语言特点。在落实本任务群的基础上,两位老师的教学方式各有不同。张敏老师侧重于随文识字,并通过把“该、刻”等字进行对比识记,让学生学会迁移学习,在创设语言大情境“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逐步掌握了讲故事的方法。江丹老师则围绕“神州”这一主题创设不同教学情境,形式丰富多样,把学生已学的零散的知识进行了梳理整合。朱主任肯定了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坚持“能转化、可持续”的原则,在教学中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傅洁主任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教学都立足于学习基础型任务群的要求,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也都注重教给孩子积累与梳理的方法。并针对“基础性学习任务群”的操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一是遵循科学性,从汉字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出发;二是遵循真实性,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这种情境是基于学生的生活而真实存在的;三是注重实践性,老师要想办法让孩子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活动的最后,张燕校长用三个关键词总结了本次研讨课——“有趣”、“有料”、“有老师的思考”。所谓“有趣”在于两节课都是基于对学情的把握、对文本的正确解读下进行的情境化设置,充分调动了低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谓“有料”在于两位老师都充分运用了语言材料,采用多种方法形成语言经验,培养语感,最终学生能迁移运用;所谓“有老师的思考”在于如何落实“教学评一体化”,如何让二年级的学生在第一课时就学会讲故事,张敏老师是做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的,而江丹老师更是大胆整合一个单元,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累与梳理。最后,张燕校长强调“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是六大任务群之首,可见其奠基性;“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贯穿于其他五大任务群,更可见其重要性。我们语文老师要继续立足任务群,不断研究探索,将任务群落实到课堂,让孩子们在探究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从“开心”走向“开窍”。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观察了孩子们的课堂表现,碰撞了同伴们的课堂思考,聆听了专家教学点拨,我们坚信,我们的小语课堂会更灵动,课堂上的孩子们会更有创意。

转自:“包河小学语文教研家园”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