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研坊——“讲一节有思想的课”之“课程标准”

2023/4/25 13:35:05  阅读:94 发布者:

20230412日梁世伟工作室——学研坊教学教研活动在玉泉区恒昌店小学进行

活动现场

上午

六课展示

一、同课异构

本期活动同课异构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旋转》

第一节课是玉泉区恒昌店小学杨文荟老师作课,杨老师本节课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为目标。采用了引导探究法,实践操作法和合作交流等方法,利用学具和教具帮助学生经历旋转的过程,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形象的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多种感观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从而进一步认识旋转,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第二节课是回民区营坊道回族小学高倩老师作课,高老师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开展观察、动手操作等系列活动,放手让学生大胆去想、去说、去做,使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第三节课是敕勒川绿地小学薛宏燕老师作课,薛老师设计了“说一说、做一做、找一找、想一想、试一试”等逐步深入的活动过程,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励学生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获得深刻的数学活动体验。

二、读书分享

耿志芳、杨茹和明兰三位老师进行了读书分享,耿志芳老师分享了《我与地坛》一书,此书饱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讴歌,文章的本质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杨茹老师分享了《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一书,书中提到人生是为心修为而设立的道场,人生的目的就是磨练自己的心志、灵魂,早就一颗美丽的心灵。明兰老师分享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谈到要提高自己,就要控制情绪延迟满足欲,跨越自己常用的不成熟剧本,调整心态面对生活新的挑战。

三、说课展示

现场抽取了胡建美老师、孔彦敏老师、邢笑语老师展示了这一课的说课,每位老师说课8分钟,胡老师说课语言清晰、准确,介绍了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预设了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把备课中的隐性思维过程及其理论根据详实地表述出来。孔老师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指导方法,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的思维形成过程和思想教育。邢老师设计了观察对比,自主探究,想象操作,合作讨论,归纳概括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三、评课展示

王佩老师、史秀珍老师、王慧敏老师三位老师分别进行3分钟评课,三位老师给予三节课高度评价,王老师提出这三节课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一系列数学活动,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史老师认为这三节课教学不仅要重视演绎,还要重视探索知识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归纳、类比、联想和论证。王老师提出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合作交流,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梁老师、张老师对上午活动进行总结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通过演示和对比,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旋转的三要素,理解旋转运动中的变和不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既要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参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下午

三小时工作坊

第一环节:反思重建

各小组围绕上午的课例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二组老师进行了对本课教材的分析,本节课属于“图形和几何”领域的一个内容,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课始,出示一些学生熟悉物体运动画面的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感知规律,让学生经历对比的思维过程,再通过交流,对旋转运动的特点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的实质,通过简单图形的变换操作,由感知到认知,由浅到入深,由表及里的去引导学生充分讨论,从而突破重难点。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增强,同时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第二环节:

大单元下核心素养的落实

核心素养导向下大单元教学设计需要大概念、大情景、大任务。把离散的事实和技能聚合起来,形成意义。更重要的是大概念、大情景、大任务有很强的迁移价值,把握教材,读懂学情,依据相关的设计理念,进行教学结构化活动设计和分课时规划及分课时实施与反思改进的结构化过程。运用素养立意目标叙写方式:每条目标都要有明确的素养指向,主语必须是学生,不能是教师,既有学习过程与方法,又有学习结果,便于评价。

坊主建议:

1、制定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2、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

3、读懂教材,明确每个例题承载的知识点,知道例题之间的关系。

4、课堂上要看到学生,看见学生思维的成长。

第三环节:微讲座

张老师细致解读了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作为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落实者,我们要清楚通过自己的课堂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所以“认真”学习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就成为我们一线教师必不可少且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通过细致、深入地研学,理解数学课程性质和数学课程理念;知道数学课程目标和数学课程内容;明确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相关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地理解教材,理解教学,理解教育!

第四环节:梁老师总结

1、回归生活本原,再现生活情景,利用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2、预留教学空间,亲历操作体验,让学生经历操作体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3、智慧无限延伸,体验策略优化,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数学探索方法,充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转自:“呼市教研中心小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