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高中职学校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2023年4月6日,温州市局直属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审活动在温州市中等幼儿师范学校举办。来自市直学校的六位参赛老师立足新课标、创新教学设计、认真备赛,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展示自己的课堂教学。
此次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进行,共60余名市直中职体育教师线下观摩本次活动。
一
课堂展示
01 《定向运动练习方法一》——陈溢 温州市第二职业学校
陈溢老师的课堂以定向地图标定为重点,围绕该技术展开定向运动学、练、赛、评,通过独立定向,团队定向,素质训练结合定向,让学生技术和体能都得到提升与发展!
本
02 《花样跳绳一级动作练习方法1》——马艺梅 温州市中等幼儿师范学校
马艺梅老师的课堂采用了“线上线下交互、学练赛评一体”教学模式,并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将花样跳绳一级动作分解可视化。同时构建生本创新课堂,把单一的示范讲解递进式教学转变为多组动作的合作学习,从学到练再到赛,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学生对花样跳绳的兴趣,培养学生善学乐教的品质。
03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练习方法1》——虞孙斌 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虞孙斌老师的本节课是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第二课时,基本部分从连续过T型柱过渡到分层练习时的加弹力带抗阻练习,体会体前变向后的加速运球。在1vs1环节,鼓励学生突破防守队员,培养学生自信勇敢的品质。最后进行小组合作比赛,在比赛中提炼技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04 《篮球:传切配合的练习方法2》——周强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周强老师专业技能突出,教法学法小组化,精讲多练贯穿整堂课,每一位学生在高强度的习练中专注学习,充分展现了技能强,体能强,精神强的特点,呈现出了课堂的高度专项化。
05 《突破分球的技术方法》——陈文文 温州市财税会计学校
本节课陈文文在认真分析教材与学情的基础上,确定的技能目标为“在突分练习中能做出2种及以上配合方法,并结合其他技术配合使用”。同时对本次课进行以下反思:对于高二年龄段的学生,更应打破在封闭式环境下为学练,充分提升篮球项目的开放性,让学生将单个技术最终运用到比赛情景中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更能够提升学生参与篮球练习的兴趣。在学练过程中应适当加强学生身体对抗的,调节课堂的氛围,提升各学生的参与度。最后在设计方面应在加强比赛的设置以及管理,让学生在玩中学,赛中练。
06 《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方法》——陈鹏 温州护士学校
篮球行进间投篮技术最关键的环节是跨第一步与合球的衔接,我在教学中把这一关键点独立出来让学生进行练习,在初步形成肌肉记忆的基础上衔接后续的完整动作练习,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另外,练习中利用地标辅助学生对步幅进行控制,达到“一大二小”的步幅要求。利用提问,互评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主动去理解和记忆该技术动作的重难点。
本次活动中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创新,都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们在学中做,做中学,不仅让学生们真正掌握了运动技能,更培养了他们自信勇敢、团结协作的品质。
02
基本技能展示
课堂教学评审的第二个环节为教师体育基本技能展示。6位老师以昂扬的风貌,分别展示了他们在武术操、队列队形等方面的专业素养。基本技能展示是体育与健康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更是体育教师风采展现的有效途径。
03
专家引领
赛后,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体育教研员蔡景台老师就6位老师的比赛进行了总结与点评。蔡老师强调,课堂教学要坚持新课标的导向,深入落实“三有四化”课堂,即“三有”目标导向——有运动能力、有健康行为、有体育品德;“四化”课堂转型——教学内容结构化、教学组织小组化、教法学法问题化、教学评价精准化。
蔡老师殷切希望中职体育老师们再接再厉,不断学习、进步,在平时的课堂中不断打磨,及时反思和总结,正视自身不足并加以改进,从而不断提升温州市体育与健康课堂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持续赋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六位教师呈现的精彩的课堂,令人眼前一亮,更让老师们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思考、新的探索、新的收获。此次比赛是一场知识与技能的盛宴,是一个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深入交流的平台,更意味着另一个新的开始,青年教师将以此为契机,实现青年教师们专业的自我成长和自我超越,止于此,但不止于此。
转自:“温州中小学体育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