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与收尾技巧总结

2023/4/24 14:32:14  阅读:100 发布者:

导入及收尾是很重要课堂教学环节,它是衔接新旧知识、贯通前后内容的纽带,是启迪思考和开发学生智力的良机。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学生对一堂课的开头和结尾的印象最为深刻。

今天,明老师带大家探讨课堂教学中的导入与收尾技巧,以期能抛砖引玉,启发教学智慧。

课堂教学的导入技巧

01

故事导入

讲传说、听故事是学生大都喜闻乐道的。上课伊始,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则美丽的传说,会使他们很快安静下来,教师就可以把握住这有利时机,导入新课。但是必须使故事内容能自然地和讲课内容联系起来。

02

质疑导入

古人云:“学则须疑”,“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教师提出耐人寻味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悬念,促使他们认真思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教师则顺势引导,步入新课。

03

复习导入

《教学论》中说:“复习不是为了修补倒坍的建筑物,而是添建一层新的楼房。” 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利于知识衔接。提问复习和新课内容相关的已学过知识,几个问题就可以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过渡到新课。

04

联系导入

横向联系,是指联系运用学生已学过的其它学科(语文、数学、历史、生物等)知识,有效利用心理学的知识迁移原理,使学生原有的知识对所学的新课产生积极的影响,较快转移注意力,激发对新知识的兴趣。

05

悬念导入

教师通过提出疑问,制造矛盾,在教学中设置悬念,是导入新课的有效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悬念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学生处于这种心求通而未解,口欲言而不能得 “愤”、“悱” 状态时,教学过程将随之顺利高效地进行。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集趣味性和教育性,要从教材和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出发,切忌繁琐、冗长而影响学生的兴趣。

06

演示导入

教师通过实物、模型、图表等教具演示,引导嘘声观察,提出新问题,进而过渡到新课教学中。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成丰富生动的表象,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抓化,适合低龄段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07

激情导入

人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借助于情境的刺激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是引起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导入新课时,教师如果能创设一种情绪气氛感染学生,使学生带着激情学习,一定会达到良好的效果。

08

幽默导入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是幽默。” 以幽默睿智的话题导入,要注意让 “出自事实本身的可笑”(老舍语),还要注意幽默的内容要与本节课讲的内容密切相关。

09

流行因素导入

此处的 “流行因素” 指流行于学生中的话语、歌曲等。这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点燃他们思想的火花,从而掀起课堂的情感高潮。

借用流行因素导入,需要教师多与学生交流,时刻关注社会生活,以了解学生的喜好,并巧妙地把流行因素引向积极的一面。

当然,新课的导入方式还有很多,如:猜谜语、做游戏、听音乐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一切都要围绕一个目标: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

课堂教学的收尾技巧

01

轻松结尾法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同学们,这节课的内容就讲完了。” 此种方法宜在一定条件下适用:一是本节课教学任务全部完成,顺利达到教学目的,这时就不必多说;二是学生近日各科学习任务较重,需要缓解大脑的紧张状况,这时语气结尾再多说,不如紧急煞车,戛然停止好些。

02

章回小说法

“这节课就讲到这里,××问题下节课接着讲。” 此种方法宜在教学任务较重,需要两课时以上的情况下使用。这就要把教学任务像章回小说那样分成 “几章”(几课时),但不一定死搬参考书,要善于找 “节骨眼”,在关键点 “刹车”,造成悬念,有利于促进学生探求新知。

03

总结重点法

每讲完一节课后,总结一下本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几点,重点是什么,反复强调,强化记忆。这种结尾的好处是,学生们学习了一节新课后,对主要内容和重点能做到眉目清晰、记忆牢固。

04

编顺口溜法

实际上这是总结重点法的一种特殊形式。讲完课之后,为了让学生牢固记住本节内容,如果只列出若干条,恐怕学生不易记住。如果老师根据教材内容编几句顺口溜,使学生们念起来朗朗上口,易背易记,条理系统。有的顺口溜能使学生终生不忘。

05

留有余味法

老师在讲课时,有些要重点讲,有些要略讲,有些则故意不讲,只做简单提示,让学生自己去做,培养学生自动脑、刻苦钻研的习惯。如一道应用题有几种解法,在课堂上只讲其中常见的一两种,其余方法让学生课后去做。

06

稳定兴趣法

一节课上得好,定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这种兴趣表现得非常强烈。“打破砂罐问到底” 是这种兴趣的表现形式。但如果缺乏引导,这种兴趣是极易衰退的,若要把这种兴趣引向稳定,需要当老师的加以引导,把本节课的兴趣迁移到后面。

07

表扬鼓励法

喜欢表扬,是人们共有的心理状态,低龄段学生更是如此。一节课结束后,总结一个成绩,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会使学生受到莫大的鼓舞。特别在某一章某一节即将结束的那节课的结尾,或是在一次测验之后的评卷课结尾,运用此法,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08

布置作业法

在一节课的结尾布置预习或完成课后作业,目的都是巩固本节所讲内容。但要适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就能完成。

一个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对于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是十分重要的。课堂收尾的技巧丰富多彩,以上仅是一孔之见。值得注意的是,收尾的技巧既能单独运用,又可融会贯通,总的原则是不落窠臼,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转自:“明师俱乐部”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