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和:教学妙招20例
特级英语教师、北京四中名师李俊和
李俊和,北京市英语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人教社教材辅导专家。从事高中英语教学三十多年,多次担任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和数字电视高考备考节目主讲人,曾任国家考试中心“中国考试”杂志特约编委。
教学妙招20例
11. 抓背诵,要落实
学英语就得背诵。让学生在青少年时期背会若干篇漂亮的短文,会使他们终身受益。不少老师让学生背诵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这个做法不错。此书含96篇短文,内容有趣,语言地道,难度与初中课文相似。在如何落实背诵上,大家做法各不相同。有的采取人盯人的战术,任务布置后,排队找老师,逐个检查面试,此举占用了老师太多的时间,是个笨办法。可以试试全班默写的方式,这样谁没背会能很快看出。也可以在期中考试时加上一道检查背诵的题,如填空、默写或翻译等。只要背诵题能算5分,就可确保大家都去背。总之,要落实,不能流于形式。
12. 泛读要以读为主
有的老师给学生布置泛读任务,如果有半小时,常常是读10分钟,另外20分钟是摘录漂亮句子和高级词汇。这样一来,读的量就少之又少。这种指导方法不妥。泛读就是要以读为主,以看懂内容为主要任务,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读的量足够大,语感就有了,能力也就提高了。我们学中文就是靠大量阅读。有人以为,只有读完了,记住几个句子和词汇才算有收获,这是误解。一般人只有达到一百万的阅读量,才可过英语阅读关。当然,给学生找的阅读材料,要注意满足学生兴趣,篇幅较长,难度不大,以文学作品为主。
13. 中考复习的主要任务是阅读
阅读量 + 词汇量 = 中考英语,前途无量。这个口号,虽不够严谨,但也反映了复习的基本规律,即要主抓阅读,把阅读作为主线和重点。有的老师更关心的是语法知识的总结、课本语言点的记忆、中考词汇的拼写,而对阅读则觉得大概练练就差不多了,其实不然。要想中考过关,首先是阅读要过关。因为中考时阅读题量最大,篇幅最长,难点最多,对其他题型的成功影响最大。应该在初三一年达到三十万词的阅读量,即每日完成至少三篇短文。其中,三分之一精读,三分之二泛读。泛读得能力,精读得方法。阅读是慢功,相当于种庄稼,一时难见成效。只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坚持不懈,方可成功。
14. 看过就行,不必检查
有位老师问,我在课上让学生读十分钟“灰姑娘”,读完后该如何检查?比如是否真的读了,记住了几个生词、几个例句,是否提高了想象力?这位老师还是没有弄懂泛读的意义。泛读,只要读过就可以了,主要的作用在读的过程。通过眼睛与英语的亲密接触,了解有趣的故事,熟悉英语的词汇语序和表达方式,加深对英语的感悟。这种接触、熟悉和感悟无法一时做出量化的判断。正如我们吃饭,不会每吃完一顿,就量一下卡路里。练习跑步,不会跑一次就检查肺活量是否有改进。坚持吃饭,坚持跑步,到一定量的时候,效果总会慢慢显露出来。所以,让学生轻松地去泛读吧。只要他阅读后知道大概的故事意思,就算完成了任务。坚持一年或数年,英语素养会大有提高。请记住,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能让孩子大量阅读的老师是最棒的老师。
15. 忽然打起来了
课上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时候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镇定,不要慌张,不要暴怒,要顾全课堂教学的大局。我刚当教师教初一的时候,有两个淘气的男孩子忽然打起来了。一时间,课堂大乱,我顿时就火了,狠狠地把那两个孩子训了一顿。训完他们,又训其他人,还扯上了前几天违反记律的几件事。我的训话持续了半小时,结果教学任务一个也没完成。其实,初中学生,又不是尖子班,学生违反纪律是常态。要有维持秩序、镇住个别捣乱学生的智慧和勇气。学会用最短的时间,口头或手势提示,坚持既定的教学活动。不轻易打断已经确定的程序,不采取粗暴的手段。严重的问题可以先暂时平息,课后去解决。小学和初中的男孩子不守纪律,可以说是天性,不必火冒三丈,暴跳如雷,那样会伤害身体,也无助于教育。
16. 六本笔记,坚持记十年
教师的深厚功底是靠长年积累的。一位河北的张老师,就有六个笔记本,分别记的是教学反思、名句格言、知识归类、精彩案例、学生情况和中考试题统计。教书十年来,年年不断,每年每一本都写了100页左右的文字。反思本:记下了对某些教学环节的肯定与否定;名句格言本:有专家的话语,也有本校老师的体会;知识归类本:归纳了初中生易错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精彩案例本:记录了各类课型成功的上课方式;学生情况记录本:包含家庭状况、个人爱好、学习能力和成绩曲线等;中考试题统计本:包含了历年试题的难点、重点和易错点,以及对当年本校中考成败的分析。六本笔记,十年功夫,只有踏实肯干,对教师工作有宗教般痴迷的人才可能做到。
17. 英语课上可以适当使用中文
English only, no Chinese.这个原则用来指导中国的基础英语教学并不合适。中国的孩子,母语已经扎根,英语只是外国语。英语课当然应该以英语为主,但必要时也应该说中文。没听说哪个英语老师上课一句中文也不说的,除非是给专家做表演的时候。只会英语不会中文的外教,其实不适合在中国普通中小学任教,顶多是帮学生练练口语。所以,教师在发布命令、组织教学、讲解语法或试题时,应该理直气壮地说中文。即使讲课文的时候,英译汉、汉译英也是一个不应废弃的好办法。讲解阅读理解或完形填空试题时,适当使用中文,可以减轻理解的难度。国内中学教学其他的一些传统做法,如语法学习、背诵、朗读、默写、听写,教师对课文的深入分析,行之有效,也不应该轻易放弃。
18. 有空就练阅读
学生学英语,有一个问题是阅读量太小。目前课本上的短文,所占全书的篇幅也就五分之一,剩下的不是
,就是各类图表和所谓的思维练习,真不如过去人教社编的有马克思如何学外语内容的教材。在那里,以英语原著短文为主,没那么多乱添加的东西。教材阅读量不够,就应该在课内课外补充材料。因为阅读是英语语言的核心能力,是中国人学习英语的主要手段。课上有空,赶紧让学生看点东西。课外作业,也要以泛读为主。不要一有空,就默写单词或做题。阅读是根本之道。多读,就能多接触英语,多一些感悟,多积攒一点英语的底蕴。这和应试并不矛盾,阅读好的人,英语就考得好。
19. 咬住一个不放松
少则得,多则惑。学生练习写作,教师要把握重点,不可什么都抓。什么都抓的结果是什么都抓不住。在准备中考的英语作文时,我们会发现,学生最常出现的错误是以下四类:名词单复数,动词的时态,动词三单后面是否加s以及主谓一致。既然是这样,那我们的练习就应该经常瞄住这几点反复练,多种形式练,务求把基础打扎实。不要不会走就练跑,搞什么复杂高难句。有位老师,发现基本句型练得差不多时,学生常常需要使用一个连接词,即not only,… but also….,于是她在近一个月的教学中,在造句、填空、口语和作文中,不断让学生使用这个短语,学生不管在什么作文中都情不自禁地写出了not only,… but also…,相信学生在中考中也会顺利地把这个连词用出来。
20. 写作资料单
学生练写作,当然应该先练好基础句型,熟练掌握名词单复数、动词形式以及句子顺序等。不过,这还不够。适当的时候,要引导学生使用较复杂的结构、较高级的连接词语和较新颖的词汇。什么都抓就会什么都抓不住。一段时间只抓一小部分,就可能积少成多,全面提高写作水平。有的老师为学生设计了一种写作资料单,效果不错。此单要短,要结合教学实际。每单分两类:五个句型和五个词汇。每一类又分常用与高级,供学生写作时选用。如常用句型:This is the best film I have seen.高级:I have never seen a better film. No one is better than this film.如常用词汇:besides。高级:what’s more,in addition to,moreover等。有了这样一个资料单,学生就可以择其所好,适时选用,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转自:“初高中英语学科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