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任务驱动学习 单元统整教学——玉泉区小学语文第一学段“任务驱动下的单元集体备课与课堂实操”系列教研活动

2023/4/21 17:01:37  阅读:129 发布者:

为进一步落实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理念,探索单元教学设计,充分发挥集体教研作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玉泉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于202344日、11日,分别在石东路小学、南茶坊小学组织召开了两场“任务驱动下的单元集体备课与课堂实操”系列教研活动。区内89名公民办学校一二年级语文教师参加了活动。

任务驱动下的单元集体备课围绕统编小学语文一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进行,由石东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研组、南茶坊小学二年级语文教研组、西菜园小学低段语文教研组承担。本次活动一方面重在落实新课标中的“学习任务群”和“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另一方面立足大单元教学,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转变“教一篇,备一篇”的传统备课形式,在单元目标的引领下,建构单元备课体系,为有效教与学助力。

活动一:集体备课展示

石东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研组,围绕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展示伊始,教研组长带领全组教师从新课标入手,定位“依托学习任务群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这一理念,结合课标中的学段目标要求和单元目标,从单元解读、学情分析、任务确立、活动设置几方面详细论述“学习任务群”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方法和具体过程。

在种子课《树和喜鹊》的说课中,紧扣“学习任务群”这一理念,通过预学、共学、延学的板块式学习,借助学习单突破教学重难点,关注学习任务下的过程性评价。作业设计能创设真实情境、与生活相关联,层次分明。

南茶坊小学、西菜园小学教研组基于新课标,围绕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通过单元教材整体解读、分解学段目标及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准确定位,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学业评价设计进行展示,并结合第三单元种子课例《传统节日》一课进行说课。

南茶坊小学教研组着重分享目标落实的思路和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学习任务群和学习评价单的设计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实践与体验。

西菜园小学教研组侧重大单元教学理念的落实,通过梳理与探究,整合资源,将教材前后关联,使知识系统化,发挥了单元教学的合力。老师们结合传统文化这一主题,设计学习任务群,从生活出发,制作了传统节日手动时钟,将识字、学词、时间关联、排序有机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二:课堂实操--教学展示

依托集体备课的理论成果,石东路小学班亚茹老师为我们带来种子课《树和喜鹊》的课堂教学实操展示。整堂课设置了三项学习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基础字词识记;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发现异同、归类书写;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抓住核心问题,读悟结合,突破重点。突出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展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间的相互关联,以及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体现,较好的呈现出学科组备课的精华。

活动三:反思与研讨

展示结束后,备课教师、授课教师、与会教师从教、学、评三个维度进行反思和评价。老师们一致认为:“任务驱动下的单元集体备课与课堂实操”就是一场头脑风暴,带给她们震撼与思考、方法与路径,体现了学科的逻辑性,有方向,有引领。

反思、研讨中,教研员张书忻以问题为导向,首先,让老师们思考:何为任务驱动?其目的为何?其次,为何进行单元集体备课?其优势与依据?再次,为何设计评价标准?其依据与宗旨?在问题的驱动下,老师们边思考边交流,通过表象探究实质:一、转变教与学的观念,还课堂与学生,让学习真实发生;二、以课标为依据,目标为灵魂,明确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三、通览教材、整合资源,使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四、创设真实情境、合理设计教与学的过程、任务与作业;五、依托目标设计评价,让学习过程看得见,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六、改变单篇备课、主备人备课的浅显备课,使集体备课不光有广度更要有深度。

“任务驱动下的单元集体备课与课堂实操”系列教研活动,点燃了一线教师问道课标、问道教材、问道课堂的热情,对提升各校集体备课质量、深化学校教研活动内涵、促进教师及教研团队的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转自:“玉泉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