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清明融于情 足球润童心——课程综合化实施,我们在行动
2023/4/21 13:59:34 阅读:149 发布者: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相交之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为落实《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内容的要求,实现课程内容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设置有助于实现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国防教育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习主题,我校体育学科开展了以“清明融于情 足球润童心”为主题的活动。在理论讲解的同时结合实践,既有益于学生对清明节节日传统的了解,也有助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融合。
清明节蹴鞠的由来和寓意
蹴鞠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最喜爱的游戏之一。“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称为“蹴鞠”。
据《汉书》记载,汉高祖刘邦就是一位鞠爱好者,他曾在宫中建造了规模宏大的赋鞠场,四周围以高墙,并把它命名为“鞠城”。到了宋代,鞠运动进入黄金时期。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在清明时节,人们都会选择高岗的空地举行鞠活动。当时还出现了类似当今足球协会的专门组织——齐云社,它对于促进宋代赋鞠运动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激烈的足球比赛
蹴鞠比赛与今天的足球比赛有不同之处,蹴鞠时,人们在球场的中央竖起高高的竹竿,并在上面悬挂布网,以此作为球门。比赛时双方球员互相不能过界,要依靠高超的球技把球踢过风流眼,以此分出高下,而与现代足球不同的是除了在用球材质、比赛规则和服装以外蹴鞠还用于当时的军事训练和表演等,两者相同之处就是都用脚踢,由此可见蹴鞠与现代足球的差别还是非常大的,从球本身的构成及运动规则来看只能说两者比较相似,并非是一回事。
蹴鞠与现代足球
通过学习,同学们对清明节蹴鞠的由来、蹴鞠与足球的关系有了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之体育学科融合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挖掘学科育人价值,实现跨学科的合力育人实践还在路上。
转自:“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