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全球流行的四大STEAM教育经典教学方法

2023/4/21 9:57:45  阅读:249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信息化教学创新 ,作者晚意

STEAM教育是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其突出的多学科知识整合性、创新性、实践性等特点对于未来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STEAM教育成为了全球学校教育的重要趋势。今天,小编有幸邀请到了四位全球最为流行的STEAM教育教学法“老师”,分别来为大家介绍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一、PBL项目式教学

A老师:我在开展STEAM教学的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是问题解决驱动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如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和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都是我会使用的方法。

首先,我会先构建一个融合多门学科知识的复杂情景,提出一个开放的项目或问题(问题常常与现实情境的需求或待解决的问题紧密相连),随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与研究,他们需要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分析数据、设计并测试解决方案,与同伴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通常需要运用到多个学科的知识,体会到多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我会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同时提供与相关领域的专家或机构进行合作的渠道,帮助学生完成方案设计或产品产出。最后,通过教师反馈、小组互评等方式深化学生对项目或问题的认识。

二、VTS视觉化思维策略

B老师:我采用的方法是视觉化思维策略(visual thinking strategy,VTS),主要是通过分析艺术作品来教授艺术。我在课堂上会指导学生对艺术品进行细致地观察和分析,帮助学生学会观察、表达、倾听和交流,并形成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新的思维方式,锻炼认知能力。

首先,我会有选择性地带学生去看一些艺术展或者雕塑展,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我会通过问学生“画里面发生了什么?”“你看到什么?是什么让你产生这样的联想?”“你还能在画中找到什么?”三个问题来帮助学生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和思考。之后,再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归纳分析,锻炼思维。最后,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互相启发和讨论来分析作品,形成自己的观点,共同完成作品。

三、5C教学方法

C老师:我运用的5C教学法是以任务解决为核心,通过Curriculum(课程)Concept(概念)Create(创作)Construct(建构)Continue(延续)5C”环节设计STEAM教学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真实的情景之中进行思考和尝试,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首先,我会整合数学、科学、工程等学科的知识设计具体的课程任务活动,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掌握的核心概念,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文献、设计模型等方式发挥创意进行作品设计。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最后,通过评估作品,帮助学生探索优化作品的方法,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四、5E探究式教学方法

D老师:我运用的5E教学法是让学生通过调查和实验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知识的建构。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按照研究思路收集证据的习惯,以培养学生系统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E包括参与(Engage)、探究(Explore)、解释(Explain)、拓展(Extend)和评价(Evaluate)五个阶段。在参与阶段,我会运用情景式教学,提出探究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并且探究问题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在探究阶段,我会引导学生有效、正确地开展探究,学生通过反复循环“观察分析-记录数据-总结规律-预测验证-得出解决方案”的过程完成项目探究。在解释阶段,我会引导学生描述自己观察的结果,并运用已有知识解释观察到的现象,达到“知其所以然”的深度。在拓展阶段,我会为新知识创建新的场景,引导学生迁移所学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完善自身的知识架构。在评价阶段,评价并不局限于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探究过程,我还会邀请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来检验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知识。

转自:“初始化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