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真正的语文教学应是这样的

2023/4/21 9:36:51  阅读:94 发布者:

在小学教语文20多年了(我教龄34年,那14年教的是小学数学、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总觉得多年的语文教学不是真正意义的语文教学。一是一册教材单元太多,8个!二是一篇课文教得飞快,不管长短课文,只教1-3课时,居然还有“长文短教、短文长教的怪论”!三是整本书阅读量实在少得可怜,一年一年又一年,学生到底读了多少本书,师生家长是共同说不清!四是语文学习变成整天背诵背诵、做题做题!五是看不出哪个单元哪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走出课堂,到社会上去学习……

比如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的学习,那么长的课文,你也只能最多用三课时来教。三课时教了什么,就那点东西。那真正的《小英雄雨来》该怎么教?

一是时间,肯定不是三课时,而是最少两个星期,即起码用十二三课时来教学。

二是管桦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即背景文章,无论如何得学一课时。

三是用三个课时来学课文(节选》之前,最好与学生一起,在课堂上,把《小英雄雨来》读完。师生共同读这本书,三节课,可以读完。

四是读完课文,可以进行这样的讨论。用一课时讨论一下书中的“儿童”,以雨来为首的那些儿童;用一课时来讨论,这个村子里的人,他们做了什么;用一课时来讨论八路军们;用一课时来讨论那些鬼子。

五是讨论结束,开始学课文。

六是一起看看《小英雄雨来》电影。

七是在阅读整本书及看电影中,要写多篇日记。

八是学生也可以选择某一个故事,创编小剧本,玩玩课本剧。

如果我们的课文,能这样学,我们的孩子就不一样啰!很可惜,多年的语文教学不是这样的。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编选了叶圣陶、叶至善的文章非常多。如何学这两位作家的文章?课堂上学,必须的!但走出来说,更是必要的!苏州的学校应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甪直有叶圣陶纪念馆。很遗憾,我在昆山教20多年小学语文,多次教叶圣陶先生的课文,从未把学生带到叶圣陶纪念馆讲过课文。为什么不能去?各种各样的原因,让我们无法以这样的方式学语文。我工作的地方距离甪直的叶圣陶纪念馆也就20多公里。

我童年时学语文,特别是学习革命先烈的文章,老师除了在课堂上讲,还带着我们到碾庄烈士纪念碑、王杰烈士陵园上过课(我的老家,出过不少英雄人物,比如小萝卜头等,王杰也是在我们那牺牲的。淮海战役的碾庄之战,距离我们的小学也就六七里路),所以,几十年过去了,在那里所上的课,真的难忘。

周末,放松一下。几位朋友相约来到无锡,参观了东林书院、阿炳纪念馆、钱锺书故居、锡山秦氏家族。

顾宪城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小学语文教材一直有。听导游说,这是顾宪城8岁时对的。导游把传说给我们讲了,挺新鲜的。参观中看到很多楹联,都是名家所书。如果学了这个对联,一个班的学生能来这里游学,真比课堂学得好啊!

以前,我教过《二泉映月》课文,非常喜欢这篇课文。看了阿炳纪念馆(馆名是由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题写,很多年前读过李总理的书,知道李总理对艺术的喜爱)。走进纪念馆,看着阿炳的事迹,想着过去所教,真的对不起学生呀!多少事,没有给学生讲。过去,用二三课时讲的《二泉映月》,连皮毛都没有触摸到。

钱锺书故居里,有他与杨绛的所有著作介绍;锡山秦氏家族,从宋代至现代,共产生400多位名人,他们留下的著作千余种,涉及许多学科。如果老师把写作带到这两个地方来上一回写作,只需要一回,相信会有不少学生就这么一教,就会爱上写作。

就这么一游,“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之对联一直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读整本书是多么的重要,而语文真的不能只在学校里学,不能学得那么匆忙了,不能只是做题了……很遗憾,我所说的真正的语文教学,不知道何时能成为学校教育必须有的事。同行的,都是语文老师,我们共同的认知是:我们的语文教材什么时候一册课本只有十来篇课文,四个单元,真正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高质量,就能出现了。

转自:“第一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