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进行时(第3期)】邹平市黄山实验小学落实新课标聚焦“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主题教研活动
2023/4/20 11:33:32 阅读:127 发布者:
课堂展风采
教研促成长
邹平市黄山实验小学落实
新课标聚焦“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主题教研活动
为了追寻更美的教育风景,为了心中的那份教学热忱,4月13日,滨州市举行了以落实新课标、聚焦“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为主题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观摩暨基地学校教研展示活动。邹平市黄山实验小学数学组教师参与活动。
数学老师们全程参与研讨,认真听课,详细记录。
第一节课,由李燕老师执教单元起始课,本节课按照“理任务、明运动、巧设计”三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问题整理与整合的过程中,让学生开启头脑风暴,提出各种问题,通过归纳,明确学习途径。孩子们既复习了相关知识,也有了新的发现。
第二节课,由韩小雷老师执教的《图形的平移》,由小船平移的距离抽象出点平移的距离。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出现问题不一致时,运用学具操作—交流—验证来学习新知,使数学知识形象化。让学生经历现实生活图形运动的抽象过程,体会运动前后图形的变与不变,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第三节课,由冯文彩老师执教的《轴对称》。在“动手折纸”这一教学活动中,通过折一折、说一说、画一画,增强孩子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等核心素养,培养了孩子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做课堂的主人。其中,n边形有n条对称轴,渗透极限思想,“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体现了教学的本质要求。
第四节课,在张瑞老师执教的单元展示课中,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去设计旅游标志,并融入人文元素,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以数学为主导,与人文、地理、美术等多学科融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课后张凌燕老师从空间观念、推理意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位置是描述运动的基础,运动能产生不同的位置,最终得出了大概念—点的位置与运动(点的位置的描述和点的位置的变化)。让学生深刻的理解轴对称与图形的运动之间的关系,感悟描述图形的运动,体会图形几何属性的变化。
谷老师在活动的最后结合课例作了详细点评,并在总结中指出:在问题、疑惑处研究,开展教学,提出迈向核心素养的途径是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学习知识,积累思想方法,从而感受学科价值素养。
转自:“邹平市黄山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