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领衔人赴京研修记(三)】他山之石以攻玉,百家之长以厚己——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观学习记
2023/4/20 9:29:23 阅读:94 发布者:
他山之石以攻玉
百家之长以厚己
—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观学习记 —
以春为序,沿着习总书记的脚步,张翼文校长携工作室领衔人一行于4月14日上午到达了一所在文物建筑里的学校——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
感受校园文化
秉承着“和而不同,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民族小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力点,老师们参观了《以春为序》海淀区民族小学二十四节气主题书画作品展,这里有对传统文化的尊重,那是聆听与继承;这里有对父母童年片段的寻觅,那是认同与温暖;这里有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和对美好未来的设计,那是向往与创造。以传统文化构建起让学生美美与共,快乐成长的教育平台。
了解办学特色
在民族小学少数民族学生大约占比百分之十五,学校贴心为孩子们配置了“回民餐”,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风俗和习惯,了解不同民族的特征与文化,学校以多民族文化构建起的学校融学习精品课程群:美、音、科师生共创新式拉洋片、学科融合“石榴”课程、“二十四节气”课程、“大国小工匠”课程……学校各学科协作,以民族文化构建起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精品课程,让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研讨教育理念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校长丁凤良为滨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一行做《坚持党建引领聚焦“育人” 深化“和·融”教育变革》专题讲座,系统的介绍了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立足面向未来,结合当下时代要求,详细解读党中央和国家教育政策,仔细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的嘱托,将学校办学愿景聚焦于“和·融”教育,以“培一心,养三气,举五育,融七树,强九能”实施策略,促进学生“和而不同快乐成长,融以共进全面发展”。立足传统,放眼国际,培育有“中国心”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滨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一行与丁校长就学校传统文化课程搭建,学校办学特色提炼等进行了交流与互动,老师们虚心好学,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受益匪浅。
反思复盘
范青青:走进民族小学,仿佛走进一段历史。在充满民族特色的校园里,老师和孩子一起用各种方式守护、传承民族文化。从一个书包,到24节气,一次次主题活动,一项项拓展课程,彰显教育的初心与未来。
傅余霞:一走进学校就令人眼前一亮, 这是一个古色古香花园式的学校,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块砖都是历史和文化的沉淀。印象最深刻的是学校将“培一心”放到了首位,这“一心”即培养具有中国心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特别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开展“二十四节气”主题文化节、 “北京中轴线”主题文化节等 ,通过多学科融合、持续性的主题活动在孩子的心中埋下爱国的种子,筑牢文化自信,传承文明基因。
刘绍光:一所校园里有千年古寺遗址的学校,一所建筑风格纯北京风的学校,一所习总书记曾经到访过的学校,这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海淀名校——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行走在古朴的校园,有如穿越时空,与先贤对话一般。2014年六一节前夕,总书记就是在这里向全国少年儿童提出了16字要求,为全国教育工作都和小朋友指名了前进的方向。
转自:“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