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变革看实小】聚焦情境创设,构建素养课堂——实验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开放研讨活动
2023/4/20 9:12:56 阅读:255 发布者:
携一缕春日芬芳,凝一份教育情谊。为落实“1238”教育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变革,促进学校校本教研和校际交流,4月11日上午,实验小学举行了以“基于学科素养的情境化教学研究”为主题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开放活动。诸城市教科院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孙立军老师及全市各校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
优秀课例——共学
宋爱华和李小庆两位老师共同执教三年下册第七课《生活离不开规则》。她们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用概念引领教学过程,用单元大情境串联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知规则到守规则,把知识内化为行为,落实道法课堂的育人功能。
宋老师的《生活处处有规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通过“游戏中知规则”,“生活中找规则”,“小规则 大作用”三个任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建立规则意识,懂得生活处处有规则,生活离不开规则。
李老师的《守规则要自觉》承接第一课时内容,通过模拟表演、视频案例、
展示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情境,让学生在“看、思、议”的过程中知道自觉遵守规则的方法,并通过承诺书和单元大情境延伸到学生生活,落实到他们的日常行为中。
两位老师以独特新颖的板书设计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她们发挥团队智慧,共同绘就规则知识树。从第一课时的栽种、生长,到第二课时的茁壮成长,直至硕果累累,长成参天大树,把规则植根每位学生的心中。
交流分享——共研
杨增杰老师的说课跟老师们一起分享了两堂课从最初的单元大概念提取、学习目标确定、评价任务设计、教学情境创设,到后来老师们在一遍遍的磨课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对课堂进行改进的过程。让老师们真切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展现了集体教研的魅力。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在评课议课环节,学校的观课议课团队分别从目标与任务、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目标达成等维度进行了议课,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评课重点突出,要素清晰,建议真切,真正让每位老师有所收获,在听评课中成长。
专业引领——共进
活动最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孙立军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他肯定了两位老师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两方面的设计。他指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内容要清晰明确;对学生有合理性和内在感召性;还要有逻辑性、关联性、递进性、发展性。孙老师还跟大家一起交流了在道法课堂上把内容更好地呈现给学生的方法,他指出道德与法治课堂要离学生的生活近一些,让学习内容来源于生活,使学习有根。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孙老师提出了吸引学生的4个关键词:联系、挑战、变化、魅力。老师要含蓄地为学生架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审视和感受自己的成长。道德与法治老师要有情怀,用自己的思政魅力来感染学生,实现从知识课堂向育人课堂的转变。
开放的是课堂,迎接的是挑战,收获的是前进的力量。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实验小学将继续深耕课堂,保持持续奋进的姿态,追光前行,向美生长。做守初心、有情怀的思政教师,上有温度、接地气的道法课。
转自:“诸城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