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学生从量的角度感受1亿的实际大小,增强对大数的把握能力,发展数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城南实验小学东校区四年级数学组开展了“一亿有多大”综合实践活动。
NO.1
直面问题:思考 碰撞
1亿粒米有多重?够我们全校师生吃一顿吗?
1亿本练习本叠在一起,有我们的教学楼高吗?
1亿本练习本紧挨着(不留间隙)铺开,能铺满我们的操场吗?
……
这些问题一下子点燃了孩子们的思考热情,他们积极猜测起来。
“1亿粒米200千克?500千克?”“1亿本本子300米高?”孩子们进行着各种猜测。
怎样才能知道1亿粒米确切的重量呢?
一番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之后,大家达成一致意见:先称出少量大米(100粒、200粒)的重量,再推算1亿粒的重量。
NO.2
实践探究:测量 推算
确定了研究方法,各小组立即行动起来。大家分工明确,合作默契,忙得不亦乐乎。
探究一:一亿粒米有多重?
孩子们数出100粒大米,称出重量为2克,再推算得到1亿粒大米重2000千克。
“一个四年级学生体重大约30千克,2000千克大约有多少个学生重呢?”老师的话一出,孩子们立即算起来:2000÷30≈67(人)。
“没想到一粒米看起来那么微小,一亿粒米聚集起来却这么庞大!”孩子们兴奋地说。
探究二:一亿本本子叠起来有多高?
孩子们测量出10本练习本的高度是4厘米,再推算得到1亿本本子的高度是400000米。
把我们教学楼的高度按15米计算,孩子们算出400000米相当于26666个教学楼的高度。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探究三:一亿本练习本紧挨着(不留间隙)铺开,面积有多大?
孩子们测出一本本子的封面长19厘米,宽17厘米,进而算出面积是323平方厘米。再推算,1亿本本子紧挨着铺开,面积是32300000000平方厘米,即3230000平方米。
而我们的操场呢,长150米,宽60米,面积9000平方米,看上去已经很大了,可是和一亿本本子铺开的面积相比,还是小多了。
NO.3
拓展研究:猜想 验证
课堂上的研究让孩子们对“一亿有多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课后,他们根据老师的研究单自主确定研究主题,先猜想,后验证,收获了别样的认知和体验:
1亿张A4纸叠起来有一万米高,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真是不可思议!(四4班姜浩)
1亿根铅笔首尾相连能在操场上绕5000圈,比我想的长太多了!(四3班陈佳慧)
1毫升水用袋子装起来拿在手上没感觉,可1亿毫升水却比一辆小卡车还要重。(四5班曹陈优)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孩子们经历了观察、猜想、测量、推算、比较等过程,亲身感受了“1亿有多大”,对“1亿”有了更深更丰富的认识,培养了实践能力,发展了数学素养。同时,孩子们也意识到节约用水、节约粮食的重要意义,懂得了“积少”方可“成多”的道理。
转自:“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