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协作
共促发展
泉州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系列研修活动(二)暨教学联研活动
在晋江市实验小学举行
人间最美四月天,学思践悟正当时。
为进一步贯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深入研究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2023年4月6日-7日,由泉州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协办的泉州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系列研修活动(二)暨“沿海协作 共促发展”教学联研活动在晋江市实验小学举行。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小学科室罗鸣亮主任,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汤向明所长,厦门市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陈淑娟副校长、宁德市教育局小学教研室韦兴文主任、泉州市教科所小学数学教研员苏茜茗老师、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陈淑端副校长,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蔡福山主任,以及来自泉州市各县(市)区的小学数学教研员、泉州市课标核心团队成员,部分省、市学科基地校数学教师代表。
泉州市教科所汤向明所长、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陈淑端副校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同课异构展风采
4月6日下午,由晋江市实验小学的陈达伦老师与南安市第二小学的尤婉红老师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看一看》展开同课异构。两位老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呈现核心素养导向下以生为本的课堂新样态。
陈达伦老师基于学生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认识与观察生活物体的经验展开教学。学生通过实际观察、空间想象、动手操作,体验将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面从体来。在教学时,学生具身认知: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物体看到的可能相同、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可能不同,发展了空间观念。
南安市第二小学尤婉红老师的课堂中,学生通过猜一猜、摆一摆、看一看、搭一搭,体验到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能画出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建立空间观念。同时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习惯、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卷入教研聚能量
两节课后的卷入式教研由蔡福山主任主持,来自各县(市)区的教研员与教师代表们分成4个小组,以“核心素养下的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为主题,结合两位老师《看一看》的课堂展示,在主题联研中建设成长共同体。老师们围绕“学生应先操作再画图还是先画图再操作”的真问题,深入地进行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分享展示”的真学习与真研究。互相提出质疑、表达不同的见解、导师们也适时指导,现场气氛热火朝天。在思维的碰撞中,凝聚共识,形成课堂教学的重构方案。
沿海协作同发展
4月7日上午,由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的林荧荧老师执教北师大版《认识面积》。课中林老师先让学生从熟悉的物体入手建立“面”的概念,通过“看一看,比一比”谁的面大,让学生对“面”有直观的认识,对“面”的大小积累充分的感性经验。接着,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比一比“谁的面积大?”逐步提升对面的大小比较的理性认知;最后,学生在比较面积大小的多种方法中,不由自主地选择探究画小方格的方法,面的大小经历从定性到定量的比较过程,数一数格子数,渗透转化思想,发展学生的面积守恒观念,提升量感。
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的欧阳雅琪老师执教《确定位置》,课上老师创设台风来袭的情境,引出“如果你是小小播报员,你打算如何告诉厦门的市民台风中心在厦门市的什么位置?”的大问题,大胆放手让孩子自主探索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孩子在不断地交流表达中,进一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科学性,发展了孩子的空间观念。
教研沙龙共成长
为了落实“课堂如何实现学生的真学习、真研究”,在厦门海沧区陈淑娟、宁德市韦兴文老师的主持下举行了一场数学沙龙。来自各县(市)区的教研员与教师代表们分成6个小组,针对《认识面积》和《确定位置》这两节课中,“您觉得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在真学习?”、“对于真学习,您觉得哪些地方可以做的更好?”这两个问题经历独立思考,到小组交流,再到组间抽签选取代表发言和组员进行补充。勤思考、多交流、善反思,在思维的碰撞中,新理念也更加明晰,数学教学要实现学生课堂的“真学习”,就要落实以生为本、以退为进的教学观念。
课堂重构显匠心
4月7日下午,课标核心团队研修成员经过一晚上的联合教研、集体打磨,重新对《看一看》一课进行设计,再由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的张兴老师进行现场课堂重构。张兴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主动进行你搭我画的操作活动,经历从同一个方向观察不同的几何物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几何物体的学习过程,感受面从体来,建立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课后还留下了如何通过平面图形搭出立体图形的悬念,承接下一课时的教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专业引领明方向
活动的最后一项议程由罗鸣亮老师带来《说理,实现课堂深度学习》的精彩讲座。“原来有单元整体教学吗?”的话题引发在场教师思考。新课标强化了育人导向,进入了核心素养的时代,我们该如何由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实现学科育人呢?罗老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结合自己深入的研究与丰富的教学实例,从高站位讲述何以单元整体教学。勉励老师们躬身入局,提升格局,改变自已,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选择“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反馈分享”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让学生愿意思考、学会思考,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实现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
开局之春鼓催人,弓满弦张蓄势发。
两天一夜的学思践悟研修活动在苏茜茗老师的总结中落下帷幕。“ 唐僧之所以是唐僧,不在于真经,而是他取经的那条路”。新课标的落实是一个不断学习、理解并付诸实施的过程。本次“沿海协作”课堂、教研一体化的联研活动,加强了泉州、厦门、宁德三地之间的互鉴共进,加深了老师们对新课标的理解,对新理念的诠释,更为构造“以学习为中心”的新课堂指明了方向,促进教学升级,助力高质量学习。
转自:“晋江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