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基于单元任务群 开展实用性阅读教学 ——富春七小语文教研活动

2023/4/19 17:31:55  阅读:149 发布者:

·习

微风拂面

春将尽,夏将至。春光寸短,那样美。四月,春光正好,人生也正好。411日下午,富春七小全体语文老师围绕“基于单元任务群,开展实用性阅读教学”为主题,开展了一次校本教研活动。活动中,五年级组的陶红丽老师带来了第七单元语文园地的语句段训练,应静老师执教了《牧场之国》。

Part1

课堂展示

01

语句段训练

陶红丽老师执教的第七单元语文园地的语句段训练,先出示教材中的两个例子,让学生体会其中表现出的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第一个例子通过描写乘坐小艇时所见的景致,表现出景物的动态美;第二个例子通过描写动物安静下来的样子,表现出夜晚荷兰牧场的静态美。教学后出示三个备选情境,提出学习要求: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要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学生写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点评。

02

《牧场之国》

应静老师执教的《牧场之国》,课文描写了荷兰美丽、幽静的牧场风光。作者笔下的荷兰是由大片碧绿草原和成群牛羊组成的自然王国,体现出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意境。应老师的课分四个板块展开教学。

板块一:导入,初知荷兰印象

通过简介荷兰,引出《牧场之国》。

板块二:通读,初赏牧场之美

字词检查后,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这就是真正地荷兰”这句话,说说句子的位置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板块三:细读,品味白天风光

研读234自然段,从牛、马、羊等动物自由、悠闲的生活,感受荷兰牧场的宁静。从中再次理解静态描写的方法。

板块四:想象,迁移课文写法

出示农场动物的

,选择一种动物,把它当作人来写,运动静态描写的方法,表现它们或悠闲或自由的状态。

Part2

三备两磨

孙少明老师做了本次教研活动三备两磨的观点报告。

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大板块,即导入新课、梳理课文、朗读感受、迁移运用。一堂好课就是要为教学目标的达成设计有梯度、有层次性的教学步骤。要让语文要素和文本为学生创设实施时效自如的学习方式。

第一次试教后,我们发现对段落中有概括性的语句,试教班级的孩子都能够非常准确地概括出来。比方说第三自然段的骏马飞驰,给人自由的感觉。但是对第二自然段当中宁静的感觉就是出不来,让他们用摘要点去梳理文章有一定的难度。为什么孩子们读了课文会梳理不出来?我们需要给他们怎样的支架和帮助?于是我们在第一次试教后把重点定位在重视课文内容的梳理质量和方法指导。引导学生通过端庄、威严、专注去体会牛群吃草时的那份宁静。

第二次试教当中我们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学生的朗读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考虑到学生对于牧场风光很少能接触到,想让他们说感受确实比较难。在设计当中,我们探究如何去抓住文字的画面来做文章,通过师生交流感受配合来解决。今天的这个环节应老师解决得比较好。最后的环节中,应老师带领孩子走进了农场,通过他们自己的观察和课中习得的方法,去写写农场动物的悠闲和自由,达到了这堂课教学的目标。

感谢应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美好的课。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兰的牧场之美,感受到了孩子们的朗诵之美,也感受到了应老师教学的优雅之美。

这一次次的磨课,五年级团队的老师们群策群力,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磨出了语文课堂的思维火花,磨出了合作交流的默契情感,磨出了实用性教学的真正效果。

Part3

课后交流

课后,各年级组纷纷就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效果进行了深入地研讨和评议。虚心学习,热烈讨论,认真总结,大家各抒所见,取长补短。

一年级组王燕儿老师:

首先,应老师在课堂上声音非常有亲和力,师生的互动交流充分。她能适时的在文本需要的时候停下来,让学生进入到语言文字当中。她能够适时的静下来,不惜花时间引导学生去体会异国他乡优美的意境。其次,文章是写荷兰景美,语言文字的表达跟中国的进行比较,可能还算不上非常的优美,但是她在教材编排当中找了非常适合去训练学生语感的一个文本。还有应老师在今天的课上采用配乐,用师生的朗读来训练学生的语感。

二年级组钱园园老师:

应老师这堂课对于文本的解读非常强,她从每个自然段字里行间的描述中,带领学生读懂了其中蕴含的意思,特别是聚焦词句,揣摩不一样的感觉。然后帮助学生用文本语言文字体会表达的精妙之处。她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不同的看法,揣摩文字的技巧和表达的方法。一句话总结:心灵灵巧画牧场,扎实有效学表达。

三年级组王丹老师:

应老师的课概括为五点。第一,生动的视频,未成曲调先有情;第二,清晰的主线,阅读有方向、有成效;第三,细致的品读,课文的写法自然生成;第四,巧妙的提问激发学习的方法;第五写法的迁移,贴近学生,要求明确。

四年级组吴程老师:

第一,优雅大气的应老师,整堂课气定神闲,很有亲和力。带领学生积极围绕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的语文要素,应老师的课侧重于静态描写的指导;第二,围绕真正的荷兰,展开教学。结合关键词的体会,理解以动衬静的写法,老师耐心引导,打开思维,也为后两段教学的铺垫由惑到化,学生就比较顺畅了;第三,小练笔的选择非常贴切,结合开心农场的劳动和语段教学迁移方法,写出了动物的悠闲。

六年级组夏建筠老师:

第一、应老师的课讲到了语文要素,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描述的效果。课堂设计的时候,更多地引领学生从语言的准备中,在语言的含义中去感受,去激发学生的情感。第二、我觉得通过真实体验的情境,通过创设一种表达,通过前面方法的习得去运用,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设计。

最后,教导处许佳奇主任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两堂课做了点评:陶红丽老师的语句段训练,学生能通过朗读思考,感悟写景物的动、静之美的方法,并能在后面的练笔中充分的体现。应静老师的《牧场之国》,基于单元任务群,开展实用性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与文本对话,进而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既挖掘理解语言又训练创造语言。

一次活动就是一次经历,一次学习,一次成长。只有在实践的磨炼中不断地遇到困难和挫折,才会去慢慢地反思,才能有逐渐地提升。让我们沐浴在教育教学温暖的阳光里,幸福健康地成长。

转自:“杭州富春七小”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