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 · 课题研究丨经历创建过程,培养探究乐趣
2023/4/19 16:55:54 阅读:105 发布者:
经历创建过程
培养探究乐趣
——一年数学校本研究报道
本学期,一年级数学组全体教师紧紧围绕“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引导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研究”这一校本课题,结合《百数表》一课的教学进行了第一轮研究活动。
本轮研究中,王慧娟、孙铭凯和郭红梅三位老师结合《百数表》一课开展同课异构的教学研究。三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尊重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经历创建百数表和解构百数表的过程,有效构建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数感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乐趣,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本轮研究重在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索规律,成果初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建百数表,了解数的顺序
学习课标和研读教材发现:百数表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发展学生的数感以及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
研究中,王慧娟老师注重引导学生经历创建百数表的过程,关注学习活动的设置,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教学中,王老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设计了为数涂色、为数找家等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兴致盎然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了解了数的顺序。
二、解构百数表,探索数的规律
在百数表中,蕴涵着许多有趣的数的排列规律。在教学中,孙铭凯老师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仔细观察,发现这些数的排列规律并表达出来。在交流探究活动中学生发现:百数表中无论是横着、竖着还是斜着的数队伍的排列都是有一定规律的,所以看起来很整齐。通过观察、分析百数表,学生不仅探究了100以内数的规律,还培养了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三、运用百数表,深化数的认识
百数表突出了数的定位、数行列之间的对应关系,渗透两维坐标思想。研究中,郭红梅老师试图营造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操作、想象等活动中感知体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从而情感得到共鸣,思维得到发展。
教学中,郭老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不仅梳理深化了本课的学习内容,还提升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和热情。
1.在观察规律的基础上,设计了“为数找家”的游戏,三个找数的小游戏之后,学生对于数与数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有了逐步提升。
2.脱离百数表,直接根据行列的规律找数。
3.设计两个游戏,①在百数表中找数并涂色设计出漂亮的图案;②自己设计一个数字迷宫,让同学们猜猜你的学号是多少?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研究,学生通过直观探究的方式更深刻地揭示了百以内数之间的关系,行和列与数位上表示的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经历多种模型的过程中,逐步从具体到抽象,形成百以内数的基本概念。
在今后的研究中,一年级全体数学教师将继续以新课标为理论依据,在实践中发现、提出问题,在研究中总结经验,在反思中不断提升。
转自:“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