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 构建“三慧”课堂——长沙市实验小学数学组“三慧”课堂教学竞赛活动
2023/4/19 16:15:40 阅读:207 发布者:
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一场多领域、多层次、融合多项技术的深刻变革。为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落实新课程标准,探寻数学教育与智慧课堂的有机融合,4月6日-10日,我校数学组开展了 “三慧”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参赛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及不同教学内容,围绕“慧学-慧评-慧教”开展课堂教学,呈现出许多精彩瞬间。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课堂,领略他们的风采吧!
郭方芬老师带领2208班的孩子们分解教材,将教学重点落在《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这一内容,并通过寓数于物、理解数感;渗透估计、提升数感;提供“数境”,丰富数感等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不仅认识了数,还在数的过程中,渗透数数的方法和估计的策略,积极培养学生的数感,课堂生动活泼。
卢诗妍老师带领1906班的孩子们从四个活动中探究《认识三角形》:活动一“画你认为的三角形”,活动二“抽象三角形的概念”,活动三“如何画三角形的高”,活动四“探究同底等高的三角形”。卢老师采用不同的方式教授,让课堂形式多元化,让学生多方感知,既保持了好奇心,又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张立斌老师自始至终都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自信,力求构成“开讲引趣、课中激趣、结课留趣”的教学特色,从而使得教学目标的成功实现。以学生熟悉的游戏为主线,结合信息技术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旋转现象,克服了教材的局限性和单一性,给学生更为直观,更为生动地体验。
教学认真、准备充分的李善维老师带领2210班的学生,为大家展示了一堂精彩的操作课。在课堂中,学生通过在平板上面摆动小圆片的活动,让学生从做中学,通过对比分析,逐步发现摆出的数字与小圆片个数之间存在的规律,学会了“有序思考”--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摆放小圆片的摆数规律。并且将小圆片摆出的数与学过的百数表进行结合,新旧知识联系,促进学生思考,一年级学生积极配合老师指令,课堂活跃有序。
思路清晰、语言亲切的李颖涵老师带领2212班学生利用智慧教学手段,以游戏闯关的形式,通过估一估、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对抽象的数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提升了数感,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课堂有条不紊、环环相扣。
思路清晰的印莉老师带领1706班的孩子利用“鱼缸”展开了奇妙的数学之旅,在教学中复习了小学阶段所学到的体积计算公式,温故了公式推导过程,并且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将未知的知识转化为已知,教学中不仅教授数学知识更是注重渗透数学思想,使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另外,课堂井然有序,学生参与度高。
李衡老师通过猜谜游戏、思维导图让四年级的孩子们理清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区别。再在动手实践的“圈地”活动中,让学生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与联系,从数学现象中发现数学规律,体会到数学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朱芝军老师尝试美术与数学相融合,把对称剪纸及平板教学带入《认识轴对称图形》这一课,带领2116班的孩子在折、画、剪的愉悦过程中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认识、辨别轴对称图形。课堂新颖有趣,孩子们积极参与。
徐娟静老师以分数墙引入,探究其中分子分母的变化引起的分数变化,激发兴趣,通过直观的折一折、画一画、算一算验证,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联系商的变化规律、小数的基本性质,构建了知识链接。
刘益波老师带领三年级2006班的孩子们从前测入手,运用智慧教学手段结合点子图等数形结合方式剖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让孩子在对比中优化思路,在转化中感悟数学思想,在辨析中明晰算理和算法。
杨敢老师紧扣单元的“图形运动”主题,一改以往以讲授法为主呈现静态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方式,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动手折纸、剪纸等操作,带领2111班同学感受轴对称图形的运动本质,并在欣赏和创作轴对称图形中感受图形的对称之美。
在这11节高效智慧课堂中,看到了小学数学课堂基于信息技术的无限可能。智慧教育更需要“教育的智慧”,作为小学数学教育人,应立足小学生的特点,顺应教学一线的变革需求,打开通向未来理想智慧教育之门的多样化探索。
转自:“长沙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