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一本好书,点亮一盏心灯,
与红色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
以红色文化为伴,弘扬革命精神。
“博采众山之石,彰显语文之法。”为更好落实新课标,促进小学语文老师了解统编教材革命传统题材课文的编写意图,提升教师进行革命文化课堂教学的能力。4月10日上午,在兴宁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校园读书节启动仪式之际,市一小全体语文教师和工作室成员齐聚市一小电教室开展“走进红色经典,展示魅力课堂”主题研修活动。
01
“红色经典”课例展示
由工作室成员,市一小教研组组长谢燕红老师为我们展示课例——六年级下册第十一课《十六年前的回忆》。
紧扣回忆,回顾旧知。谢老师利用表格,抓住时间节点,快速让学生梳理出关于李大钊的主要事件,让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文化传承
聚焦人物,体会品格。谢老师引导学生抓住李大钊神态、言行、外貌的反常表现,揣摩他的一言一行,深入到语言文字,品味咀嚼,还原人物形象,让学生体会李大钊的品质,摄取精神力量。
透视反常,抵达精神。谢老师提问学生:“你在法庭上一眼看到父亲这样的穿着、这样的外貌,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进而适时补充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找出关键句,体会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坚定的信心。并且让学生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体会表达效果,感受李大钊身上为革命事业舍生忘死的精神!
领悟表达,升华情感。“面对亲人的哭喊,李大钊只是‘瞅了瞅’,没有说一句话。……我们多么希望父亲能对我们说些什么啊!可是他没有说一句话。” 谢老师出示学习单,配乐渲染气氛,让学生进入角色写一写父亲李大钊和女儿李星华此时此刻的心里话,通过创设思维空间,让学生与人物对话,与人物产生共鸣,产生多元的情感体验,以便较为全面地评价人物,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资料,传承文脉。课堂的最后,谢老师通过与同学们回顾中国近代百年历程中出现的伟大人物,进一步展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节和民族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理想与信念。
最后,她通过分层作业的设计引导学生由课文的学习迁移到对相关革命题材小说的阅读,既深化了主题认识,又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
02
评课环节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评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
谢燕红老师谈教学反思。
集团成员校的老师们各抒己见,进行了针对性的评课,纷纷表达了自己所思所想,达到了教、评、研的统一。
精彩点评片段:
市一小 李慧老师
六年级备课组组长李慧老师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点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紧扣单元阅读要素。本节课确立课时目标非常精准,很好地落实了阅读要素“查阅相关资料,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教学效率高。小练笔的呈现,是学生解读文本时与人物的对话、与编者的对话,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学生从通过学习单自学到反馈反常表现的共学,最后到领悟伟大力量、红色精神的研学,由浅入深,一步步引领学生不断探索,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体现了一位优秀教师的教学智慧。
四、作业设计灵活,分层作业落实双减政策,减负增效,也让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
市一小 黄丽老师
工作室成员黄丽老师认为本节课有许多可取之处,如:
一、选材十分贴切。课题符合本次校园读书节活动的主题是“读红色经典,展“悦”读风采”,让学生通过了解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感受他们的崇高品质和远大志向,对学生进行革命文化教育。
二、目标非常明确。燕红老师从人文性和工具性互为统一的角度出发,紧扣单元的“语文要素”,结合课后思考练习,准确地提炼出阅读本文的“核心目标”。
三、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燕红老师按照新课标要求设置学习任务群,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四、注重听说读写悟训练,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无论是情感丰富的引读、分角色朗读、写话训练,还是有梯度的作业设置,都很好地落实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田家炳学校 刘金利老师
工作室成员刘金利老师指出本节课的亮点有:一是善于抓住本文留白处,引导学生想象,发展学生地语言能力,落实了语文核心素养;二是准确地、巧妙地抓住了文本的关键句进行教学和革命文化的教育。最后,刘老师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大家商榷。
最后,工作室主持人曾艳丽老师提出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她向大家介绍了《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有关革命文化的目标要求,梳理了统编教材中有关革命文化题材的编排情况,希望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依标据本”,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文化传承
春光不负赶路者,勤奋耕耘方致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本次研修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相信教师们将依托红色经典阅读,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文化自信,做好课堂阵地建设,为铸魂塑人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转自:“小学语文曾艳丽名教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