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同上一堂思政课,共绘育人同心圆

2023/4/14 11:26:21  阅读:126 发布者: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全国两会精神,切实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47日上午,城阳区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学暨初高中议题式教学研讨会活动在青岛市城阳第十三中学举行。

活动共安排三项内容:一是初中孙英英、高中荐洪晓两位老师同课异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是互动评课;三是开展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讨。

同课异构展风采

城阳十三中的孙英英老师采用议题式教学,总议题:民之所呼何以成为“会”之所应?分别设计了四个子议题:“会”解民之忧、“会”行民之权、“会”聚民之心和“会”就民之梦进行议题探究学习,通过“采访城阳区人大代表”活动,学生与代表面对面,了解人大代表的权利义务,感悟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通过初识制度优势、深析制度优势和体悟制度优势来探究人大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坚定制度自信。整堂课思路清晰,活动环环相扣,充分展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城阳三中的荐洪晓老师在总议题:“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读懂中国式民主的真谛”下设置了两个分议题: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功能与权力运行和从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结合视频《每日一习话》,引导学生总结概括人大制度的内涵,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学生合作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功能与权力运行,采用多样化的情境设置,引发学生思考人大制度的优越性,使学生们在层层递进的任务中,感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培养学生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

研讨交流共成长

来自城阳一中的孙念东老师和实验二中的赵颜柳老师对两节课作了精彩的点评。

孙老师指出:两位老师在课的形式、内容上力求创新教学方式,努力追求用议题式教学方式设计、组织教学,践行着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知识中心向素养中心转变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注重学科素养的呈现,教学过程和目标达成上注重学科素养的培养,教学理念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特别值得肯定。教学流程相对顺畅,情境创设突出时代特色,活动过程重视知识建构,诱发学生思维,能够在一定情境中应用、迁移知识。以知识为支撑,以问题为导向,以活动为路径,呈现出议题式教学的基本特色。

赵老师指出:确立议题是开展议题式教学的前提。荐洪晓老师抓准学情,以学定教、以学定“学”,为了了解学情,荐老师采用了“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以: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读懂中国式民主的真谛”为总议题,设置了分议题一:从国务院机构改革案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功能与权力运行;分议题二:从制度稳则国家稳 制度强则国家强,以此证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孙英英老师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这一典型话题为出发点,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来只现议题,依次设计了“会”解民之忧(人大代表有温度)、“会”行民之权(人大制度有深度)、“会”聚民之心(特色制度有力度)、“会”就民之梦(制度发展有强度)四个子议题,两位老师聚焦教学目标设置,体现教学重难点知识,凸显能力培养指向政治认同、责任意识素养培育。

一体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研讨结束后,高中教研室葛温沙老师作总结发言。葛老师以共研、共学、共进为主题,从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内涵、丰富和完善历程、政策依据、重要意义及区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学的工作举措四个方面给大家作了精彩的发言。葛老师强调,在中小学循序渐进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重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构建全领域、全要素、全链条的立德树人体系。

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为一线思政教师树立了新的标杆,指明了新的方向,我们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且行且思,且思且改,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不断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让“立德树人”在我们思政课上落地生根,努力为学生成长打好底色。

转自:“城阳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